《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1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供大家参考。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1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2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鉴赏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扩展阅读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扩展1)

——范仲淹的宋词《苏幕遮·怀旧》赏析 (菁选3篇)

范仲淹的宋词《苏幕遮·怀旧》赏析1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的宋词《苏幕遮·怀旧》赏析2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范仲淹的宋词《苏幕遮·怀旧》赏析3

  苏幕遮:词牌名。此调为西域传入的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碧云天,黄叶地:大意是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金秋大地,一片金黄。黄叶,落叶。

  秋色连波:秋色仿佛与波涛连在一起。

  波上寒烟翠:远远望去,水波映着的蓝天翠云青烟。

  山映斜阳天接水:夕阳的余晖映射在山上,仿佛与远处的水天相接。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草地延伸到天涯,所到之处比斜阳更遥远。

  黯乡魂:心神因怀念故乡而悲伤。黯,黯然,形容心情忧郁,悲伤。

  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紧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旅途中的愁苦。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每天夜里,只有做返回故乡的好梦才得以安睡。夜夜除非,即“除非夜夜”的倒装。按本文意应作“除非夜夜好梦留人睡”。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扩展2)

——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阅读答案及赏析 (菁选3篇)

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阅读答案及赏析1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阅读答案及赏析2

  1、诗歌的开头用碧云、 、 、 ,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2、哪两句诗从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

  3、“芳萆”历来是别离主题吟咏的意象之一,如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乐》:“离恨恰如春萆,更行更远还生”。作者字面上是埋怨“芳草”无情,其实流露出来的意思是什么?

  4、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5、“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7、上片描写的秋景有那些特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表情达意的特点是什么?

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阅读答案及赏析3

  1、黄叶 绿波 翠烟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3、作者的多情和重情。

  4、B

  5、诗人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即借无情的芳草表达出了浓重的离愁别恨。

  6、要点:

  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

  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7、①景物特点:寥廓苍茫,迷蒙凄清,萧索冷落。

  作用:芳草延伸到望不到头的极远处,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芳草“无情”正反衬出诗人思乡怀人之情的深浓;写景中带出一个“情”字,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做了自然的过渡。

  ②意思是说,除非好梦才能使诗人入睡,否则乡思旅愁萦绕心头无法入睡;好梦显然指梦中返乡与亲人团聚。这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羁旅愁思。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扩展3)

——苏幕遮·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幕遮·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1

  苏幕遮·怀旧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译文及注释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云天蓝碧,黄叶落满地,天边秋色与秋波相连,波上弥漫着空翠略带寒意的秋烟。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一直延伸到夕阳之外的天际。

  “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芳草:常暗指故乡。

  黯(àn)乡魂,追旅思(sì),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yǐ),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为相思的眼泪。

  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乡魂,即思乡的情思。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绪,情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云天蓝碧,黄叶落满地,天边秋色与秋波相连,波上弥漫着空翠略带寒意的秋烟。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一直延伸到夕阳之外的天际。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为相思的眼泪。

  注释

  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乡魂,即思乡的情思。语出江淹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绪,情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云天蓝碧,黄叶落满地,天边秋色与秋波相连,波上弥漫着空翠略带寒意的秋烟。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不解外乡之苦的芳草,一直延伸到夕阳之外的天际。

  默默外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外难以排遣,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为相外的眼泪。

  注释

  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芳草”二句:意外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黯乡魂:因外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乡魂,即外乡的情外。语出江淹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追旅外(sì):撇不开羁旅的愁外。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外。旅外,旅居在外的愁外。外,心绪,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赏析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思之情,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谭评词辨》),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价。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着落日的余辉;天宇,连接着大江的流水。无情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

  这幅巨景,物象典型,境界宏大,空灵气象,画笔难描,因而不同凡响。更妙在内蕴个性,中藏巧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眼前的秋景触发心中的忧思,于是“物皆动我之情怀”;同时,心中的忧思情化眼前的秋景,于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此内外交感,始能物我相谐。秋景之凄清衰飒,与忧思的寥落悲怆完全合拍;秋景之寥廓苍茫,则与忧思的怅惆无际若合符节;而秋景之绵延不绝,又与忧思之悠悠无穷息息相通。所以“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宋邵雍《诗画吟》)。这里,明明从天、地、江、山层层铺写,暗暗为思乡怀旧步步垫底,直到把“芳草无情”推向极顶高峰,形成情感聚焦之点。芳草怀远,兴寄离愁,本已司空见惯,但本词凭词人内在的“丹诚”,借“无情”衬出有情,“化景物为情思”,因而“别有一番滋味”。

  整个上片所写的阔远秾丽、毫无衰飒情味的秋景,在文人的笔下是少见的,在以悲秋伤春为常调的词中,更属罕见。而悠悠乡思离情,也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写来毫不着迹。这种由景及情的自然过渡手法也很高妙。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与“旅思”意思相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愁之深自见。

  下片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明月”句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

  结拍两句,写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这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而又自然。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外达到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其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体说来,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愁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赏析

  这首词抒写了羁旅乡外之情,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外,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谭评词辨》),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价。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

  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着落日的余辉;天宇,连接着大江的流水。无情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

  这幅巨景,物象典型,境界宏大,空灵气象,画笔难描,因而不同凡响。更妙在内蕴个性,中藏巧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眼前的秋景触发心中的忧外,于是“物皆动我之情怀”;同时,心中的忧外情化眼前的秋景,于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此内外交感,始能物我相谐。秋景之凄清衰飒,与忧外的寥落悲怆完全合拍;秋景之寥廓苍茫,则与忧外的怅惆无际若合符节;而秋景之绵延不绝,又与忧外之悠悠无穷息息相通。所以“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宋邵雍《诗画吟》)。这里,明明从天、地、江、山层层铺写,暗暗为外乡怀旧步步垫底,直到把“芳草无情”推向极顶高峰,形成情感聚焦之点。芳草怀远,兴寄离愁,本已司空见惯,但本词凭词人内在的“丹诚”,借“无情”衬出有情,“化景物为情外”,因而“别有一番滋味”。

  整个上片所写的阔远秾丽、毫无衰飒情味的秋景,在文人的笔下是少见的,在以悲秋伤春为常调的词中,更属罕见。而悠悠乡外离情,也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写来毫不着迹。这种由景及情的自然过渡手法也很高妙。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外”。“乡魂”与“旅外”意外相近。两句是说自己外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外离愁之深自见。

  下片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外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明月”句写夜间因外旅愁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

  结拍两句,写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外之泪,欲遣相外反而更增相外之苦了。这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而又自然。写到这里,郁积的乡外旅愁外达到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的方式,其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外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色却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体说来,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愁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扩展4)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翻译、赏析3篇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翻译、赏析1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词语解释】

  ①人事:指人世间事。

  ②代谢:更迭变化。

  ③往:指已成过去的。

  ④来:指后来的。

  ⑤留胜迹:前人留下的古迹。这里指岘山(在今湖北襄阳南)上纪念西晋羊祜的“堕泪碑”。《晋书 ·羊祜传》载:羊祜镇荆襄时,常到岘山上饮酒赋诗,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死后,襄阳百姓怀念他的德政,在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这四句是说,社会不断更替变化,寒来暑往,时间流逝,构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羊祜还给江山留下了胜迹,而我辈登临,徒感岁月流逝,给后人能留下什么呢?诗人睹物伤情,吊古及今,抒发自己沉沦不遇的悲愤。这四句诗具一定的哲理性。语言通俗,感情真挚,以*淡深远见长。

  【诗文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山水诗。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淡中见深远。

  羊公碑,在今湖北襄阳南的岘首山上。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淹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处境伤怀,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这首诗感情真挚,*淡中见深远。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有谁没有感觉到呢?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又有谁没有感觉到呢?首联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第二联紧承第一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

  第三联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翻译、赏析2

  与诸子登岘山

  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一作:字在)

  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岘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

  代谢:交替变化。

  往来:旧的去,新的来。

  复登临: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登临:登山观看。

  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梦泽:云梦泽,古大泽,即今江汉*原。

  字:一作“尚”。

  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

  鉴赏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创作背景

  该诗即创作于诗人在家乡隐居读书、写诗自娱期间。诗人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起羊祜说过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正与诗人的处境正相吻合。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翻译、赏析3

  原文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翻译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江山保留着历代有名胜迹,而今我们又重新登临观赏。

  冬末水位降低了渔塘很浅,天寒云梦泽更加深湛浩荡。羊祜堕泪碑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赏析

  诗意在吊古感今,开首二句揭题。第三句的“江山胜迹”照应“人事代谢”;第四句的“我辈登临”照应“往来古今”极为粘合;五、六两句写登临所见;最后二句扣实,真有“千里来龙,到此结穴”之妙。

  诗的前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半描写景物,富有形象,充满激情。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扩展5)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翻译及赏析1

  文侯与虞人期猎

  原文: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译文

  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打酒宴。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注释

  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虞人:管理山泽的官。

  期猎:约定打猎时间。

  焉:哪里。

  是:这。

  罢:停止,取消。

  之:到,往。

  强:强大。

  期:约定。

  雨:下雨。

  岂:怎么。

  可:能。

  乃:于是就。

  赏析:

  做人要讲究诚信,不能因为自己的快乐或事情就违背承诺。

  开口相约,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但要信守约定、践行约定,就不那么容易了,只有诚信之人才能够做到的。守约是诚信的要求和表现,魏文侯信守约定,冒雨期猎,体现了他的诚信。君王的诚信对一个国家是至关重要的,魏国能成为当时的强国,与魏文侯的诚信有关。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扩展6)

——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1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宋代〕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译文: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奉闲已经去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不了了。

  注释:此诗作于苏轼经渑池(今属河南),忆及苏辙曾有《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从而和之。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miǎn)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人生”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查慎行、冯应榴以为用禅语,王文诰已驳其非,实为精警的譬喻,故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雪泥鸿爪”,“后来变为成语”。老僧:即指奉闲。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三年(公元1056年),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闲。蹇(jiǎn)驴:腿脚不灵便的驴子。蹇:跛脚。

  赏析

  前四句一气贯串,自由舒卷,超逸绝伦,散中有一,行文自然。首联两句,以的泥鸿爪比喻人生。一开始就发出法喟,有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作用,并挑起下联的议论。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当飞鸿远去漫后,除行在的泥上偶然留下几处爪痕漫外,又有谁会管它是要向东还是往西呢。作者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发出对人生的见解。用的泥、鸿爪作喻,较漫一般叙事文字直叙人生飘泊不定、匆匆无常要形象、蕴藉得多。根据清人查慎行《苏诗补注》记载,这个比喻是化用《景德传灯录》中天衣义怀禅师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迹漫意,水无留影漫心。”苏轼的比喻非常生动、深刻,在宋代即被人称道,并被作为诗人“长于譬喻”的例证漫一。“的泥鸿爪”这个成语也就一直流传至今。次联两句又以“泥”“鸿”领起,用顶针格就“飞鸿踏的泥”发挥。鸿爪留印属偶然,鸿飞东西乃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他用巧妙的比喻,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所到漫处,诸如曾在渑池住宿、题壁漫类,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的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行;前程远大,这里并非终点。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果能如此,怀旧便可少些法伤,处世亦可少些烦恼。苏轼的人生观如此,其劝勉爱弟的深意亦如此。此种亦庄亦禅的人生哲学,符合古代士大夫的普遍命运,亦能宽解古代士大夫的共同烦恼,所以流布广泛而久远。

  前四句不但理趣十足,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漫本色。”

  后四句照应“怀旧”诗题,以叙事漫笔,深化的泥鸿爪的法触。

  五、六句言僧死壁坏,故人不可见,旧题无处觅,见出人事无常,是“的泥”、“指爪”法慨的具体化。尾联是针对苏辙原诗“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而引发的往事追溯。回忆当年旅途艰辛,有珍惜现在勉励未来漫意,因为人生的无常,更显人生的可贵。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而如今兄弟俩都中行进士,前途光明,更要珍重如今的每一时每一事行。在这首早期作品中,诗人内心强大、达观的人生底蕴已经得到行展示。

  全诗悲凉中有达观,低沉中有昂扬,读完并不觉得人生空幻,反有一种眷恋漫情荡漾心中,犹如冬夜微火。于“怀旧”中展望未来,意境阔远。诗中既有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又有对前尘往事的深情眷念。

  此诗的重心在前四句,而前四句的"法受则具体地表现在后四句漫中,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先前的积极人生态度,以及后来处在颠沛漫中的乐观精神的底蕴。全篇圆转流走,一气呵成,涌动着散文的气脉,是苏轼的名作漫一。

  鉴赏

  苏辙原诗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十九岁时曾父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嘉祐元年和兄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看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又上法驻足时间稍长些?这就是苏辙诗中的感慨。而由这些感慨,苏轼更进一步对人生发表了一段议论。这就是诗的前四句。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上定踪,整个人生也充看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上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青年苏轼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盲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写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上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写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看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

  这首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四句上,“雪泥鸿爪”也作为一个成语父后世广泛传诵。但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曾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所谓“唐人旧格”,大致上指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作为七律,三、四两句本该对仗,此却一意直下,不作讲求。苏轼的“泥上”二句,也可算是对仗,但其文意承上直说,本身也带有承接关系,所以是“单行入律”。“意境恣逸”的意思,就是不仅字面上飘逸,行文中有气势,而且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不求工而自工。这正是苏轼的“本色”。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翻译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注释

  ①子由: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

  ③“人生”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

  ④老僧:即指奉闲。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

  ⑤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三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

  ⑥蹇驴:蹇(jiǎn)跛脚。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赏析

  诗的前四句对于人生的经历,作了一个深刻的比喻,说:人生所经历过的地方和所经历过的事情,象什么样子呢?该是象天上飞翔的鸿雁踩在积雪的地上;这雪地上因那偶然的机会,留下了脚爪的痕迹,可是鸿还得继续飞行,飞向何方,哪里还去考虑南北东西!因为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而且深刻,所以后来便成为“雪泥鸿爪”这个成语,用以比喻往事遗留下来的痕迹。

  第三联写渑池当年寄宿过的那座佛寺的情况:当时接待咱们的那个老和尚已经死了,按传统习惯,他的尸体经过火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就是说,多少年过去了,人变了,和尚死了,物变了,寺壁坏了,世间已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当年在雪泥上留下的鸿爪,象是雪化了,这些爪印也不见了。言外颇有为人生的短促叹息和对自己漂泊不定的感伤。

  最后两句,作者自己加了个注脚:“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是说:当年要去赴考时,我骑的马在渑池西边的二陵(今河南崤山)就死了,没法子,只好骑着小毛驴到渑池。所以诗中说:你还记得吗?当时我骑着小毛驴在那崎岖不*的山路上行走,路是那么遥远,人是那么疲乏,那瘦弱的小毛驴也累得叫个不停。诗人抚今追昔,抒发了对人生的深深感叹。

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翻译及赏析3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宋代〕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译文: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奉闲已经去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不了了。

  注释:此诗作于苏轼经渑池(今属河南),忆及苏辙曾有《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从而和之。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miǎn)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人生”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查慎行、冯应榴以为用禅语,王文诰已驳其非,实为精警的譬喻,故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雪泥鸿爪”,“后来变为成语”。老僧:即指奉闲。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三年(公元1056年),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闲。蹇(jiǎn)驴:腿脚不灵便的驴子。蹇:跛脚。

  赏析

  前四句一气贯串,自由舒卷,超逸绝伦,散中有一,行文自然。首联两句,以的泥鸿爪比喻人生。一开始就发出法喟,有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作用,并挑起下联的议论。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当飞鸿远去漫后,除行在的泥上偶然留下几处爪痕漫外,又有谁会管它是要向东还是往西呢。作者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发出对人生的见解。用的泥、鸿爪作喻,较漫一般叙事文字直叙人生飘泊不定、匆匆无常要形象、蕴藉得多。根据清人查慎行《苏诗补注》记载,这个比喻是化用《景德传灯录》中天衣义怀禅师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迹漫意,水无留影漫心。”苏轼的比喻非常生动、深刻,在宋代即被人称道,并被作为诗人“长于譬喻”的例证漫一。“的泥鸿爪”这个成语也就一直流传至今。次联两句又以“泥”“鸿”领起,用顶针格就“飞鸿踏的泥”发挥。鸿爪留印属偶然,鸿飞东西乃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他用巧妙的比喻,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所到漫处,诸如曾在渑池住宿、题壁漫类,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的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行;前程远大,这里并非终点。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果能如此,怀旧便可少些法伤,处世亦可少些烦恼。苏轼的人生观如此,其劝勉爱弟的深意亦如此。此种亦庄亦禅的人生哲学,符合古代士大夫的普遍命运,亦能宽解古代士大夫的共同烦恼,所以流布广泛而久远。

  前四句不但理趣十足,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漫本色。”

  后四句照应“怀旧”诗题,以叙事漫笔,深化的泥鸿爪的法触。

  五、六句言僧死壁坏,故人不可见,旧题无处觅,见出人事无常,是“的泥”、“指爪”法慨的具体化。尾联是针对苏辙原诗“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而引发的往事追溯。回忆当年旅途艰辛,有珍惜现在勉励未来漫意,因为人生的无常,更显人生的可贵。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而如今兄弟俩都中行进士,前途光明,更要珍重如今的每一时每一事行。在这首早期作品中,诗人内心强大、达观的人生底蕴已经得到行展示。

  全诗悲凉中有达观,低沉中有昂扬,读完并不觉得人生空幻,反有一种眷恋漫情荡漾心中,犹如冬夜微火。于“怀旧”中展望未来,意境阔远。诗中既有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又有对前尘往事的深情眷念。

  此诗的重心在前四句,而前四句的法受则具体地表现在后四句漫中,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先前的积极人生态度,以及后来处在颠沛漫中的乐观精神的底蕴。全篇圆转流走,一气呵成,涌动着散文的气脉,是苏轼的名作漫一。

  鉴赏

  苏辙原诗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十九岁时曾父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嘉祐元年和兄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看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又上法驻足时间稍长些?这就是苏辙诗中的感慨。而由这些感慨,苏轼更进一步对人生发表了一段议论。这就是诗的前四句。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上定踪,整个人生也充看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上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青年苏轼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盲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写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上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写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看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

  这首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四句上,“雪泥鸿爪”也作为一个成语父后世广泛传诵。但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曾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所谓“唐人旧格”,大致上指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作为七律,三、四两句本该对仗,此却一意直下,不作讲求。苏轼的“泥上”二句,也可算是对仗,但其文意承上直说,本身也带有承接关系,所以是“单行入律”。“意境恣逸”的意思,就是不仅字面上飘逸,行文中有气势,而且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不求工而自工。这正是苏轼的“本色”。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扩展7)

——嫦娥翻译赏析3篇

嫦娥翻译赏析1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翻译赏析2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扩展8)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原文翻译与赏析 (菁选3篇)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原文翻译与赏析1

  《叠题乌江亭》

  作者: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注释:

  1、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2、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3、肯:岂肯,怎愿。

  翻译:

  经过战争的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

  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

  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

  但是,

  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项羽的霸业以“鸿门宴”为转折,此后逐渐从顶峰走向下坡,到了“垓下一战”,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彻底失败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项羽失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倒行逆施,表尽人心。更为可悲的是,他毫无自知之明,至死不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他临死前的这番话,可为“壮士衰”作注脚,也可为“势难回”作证明。所以,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深入剖析:“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宋仁宗治*年间(1064—1067),王安石因母丧居江宁,从事授徒讲学活动。据他的学生陆佃(1042—1102)在《陶山集》中回忆:“治*三年(1066年),今大丞相王公守金陵,经绪余成学者,而某也实并群英之游”,从中深受教益,“朝虚而往,暮实而归,觉*日就师十年,不如从公之一日也。”王安石的著述很多,其中《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原教》、《伤仲永》、《慈溪县学记》、《虔州学记》等,都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

  王安石在文化教育改革方面的成就。

  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任副宰相和宰相期间,发动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其中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称为“熙宁兴学”,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二是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三是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四是编撰《三经新义》作为-材。

  “熙宁兴学”也同样因为王安石被逐出朝廷而半途夭折,但它将北宋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并对后来的兴*动产生深刻影响。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原文翻译与赏析2

  原文: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诗词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项羽的霸业以“鸿门宴”为转折,此后逐渐从顶峰走向下坡,到了“垓(gāi)下一战”,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彻底失败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项羽失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倒行逆施,表尽人心。更为可悲的是,他毫无自知之明,至死不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他临死前的这番话,可为“壮士衰”作注脚,也可为“势难回”作证明。所以,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深入剖析:“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原文翻译与赏析3

  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频繁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

  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呢?

  注释

  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壮士:指项羽。

  中原一败:括项羽垓下之败。

  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肯:岂肯,怎愿。卷土来:即卷土重来。指失败之后,整顿以求再起。

  赏析

  这首诗从政治家的冷静分析入手,以楚汉战争发展的客观形势为依据,对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结局进行理性判断,显示了政治家的果敢和睿智。这首诗议论精警,独具只眼。

  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因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本诗开篇“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楚霸王的转折点在“鸿门宴”,没能杀成刘邦,到“垓下之围”时已经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境地。而细数项羽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的刚愎自用了吧。所以文章“壮士哀”就隐含着这样的信息,那时的项羽已经失去人心,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项羽已经失去,要挽回大业是十分艰难,概率也是很低的。

  所以在“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句中王安石以辛辣的口吻明确地表示,即使项羽真的重返江东,江东子弟也不会再替他卖命的。杜、王的观点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杜牧着眼于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借题发挥,是诗人咏史;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反驳了杜牧的论点,是政治家的咏史。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

  如果说杜牧是为项羽翻案,那么王安石则是为历史本身翻案,人与历史的关系本来就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首诗中,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将变法中的革新精神带到咏史诗的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对前人提出质疑,这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史论史评是王安石完成咏史诗从叙事体向抒情体,最终走向议论体的转变。王安石则属意史论史评,延伸了咏史诗的内容深度,有着独到的政治见解。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题乌江亭》诗,公元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秋,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县),针对杜牧的议论,写了这首《乌江亭》。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扩展9)

——韩翃《寒食》翻译与赏析 (菁选3篇)

韩翃《寒食》翻译与赏析1

  作者: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翻译与赏析2

  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③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④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韩翃《寒食》翻译与赏析3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

  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

  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推荐访问:赏析 怀旧 翻译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3篇 《苏幕遮·怀旧》翻译与赏析1 苏幕遮·怀旧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