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念对照材料(8篇)

治国理念对照材料(8篇)治国理念对照材料  治国理念作文素材题目主题一:以“礼”正国  家国情怀,民族信仰,是近年高考作文题不变的底色,2019高考也不会例外。尤其是近来众多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治国理念对照材料(8篇),供大家参考。

治国理念对照材料(8篇)

篇一:治国理念对照材料

  治国理念作文素材题目主题一:以“礼”正国

  家国情怀,民族信仰,是近年高考作文题不变的底色,2019高考也不会例外。尤其是近来众多的热议话题,都跟这个主题相关。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人民共和国70年基业上,镌刻着无数为家为国奋斗不已的名字。从“两弹一星”、国产航母等国之重器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再到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正因为有许许多多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侠之大者,中国脊梁得以挺立,中国精神得以弘扬,中国富强得以厚积薄发。热点写作素材01

  热播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幕:在地球即将撞击木星的危急关头,中国航天员刘培强驾驶载有数十万吨燃料的空间站主控室撞向木星,使地球得以摆脱木星引力而获救。这种为人类命运慷慨以赴的英雄精神,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它击中了人们的心灵,更传承着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02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作为国家荣誉,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价值正在于,以“礼”正国,以励率民,彰显崇尚英雄的国家态度、矗立家国情怀的精神灯塔,召唤着更多人把个人奋斗汇入时代洪流。03

  2019年春节,“反向春运”的现象引发关注。很多在城市的年轻奋斗者,不再跟随人潮从城市回到老家,而是把父母接到城里过年。在工作的城市实现阖家团圆,成为春节文化的新变化。

  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的习俗。如今,在很多地方,踩岁、辞岁、压岁仍极有生命力。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每个家庭的团圆,构成了国家的团结;每个家庭的幸福,构成了国家的力量。

篇二:治国理念对照材料

  浅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创新

  张光紫

  【期刊名称】《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05)003

  【摘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国国情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在总结几十年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在借鉴中外历史经验和对世界文明发展大势把握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治国理政的创新理念.这一治国理念是具有独特本质的创新理念,是体现内外兼治的创新理念.

  【总页数】3页(P23-24,37)

  【作者】张光紫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

  【相关文献】

  1.中国共产党治国、执政理念及实践——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逻辑及其制度建构[J],华学成2.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三题[J],张建3.中国共产党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札记[J],李秀潭4.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治理”理念辨析[J],袁红;孙秀民5.以新理念新思维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J],郭信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三:治国理念对照材料

  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核卷

  班级:国贸本2姓名:杜从越学号:78谈谈曹操《度关山》中的治国理念及当代启示曹操诗歌无论是抒发政治理想还是揭露社会矛盾,反应离乱现实,都能表现出他的博大胸怀和深刻眼光。这是他与建安时期的其他诗人的显著不同之处,曹操早年创作的乐府诗《度关山》就真实的反映了一个政治家的治国理想。君明臣贤,尊民固本;严明法纪,廓清吏治;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反对奢侈,倡行节约,这些为时代君王统治者所推崇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在今天依然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国时期风云际会,人才辈出,乱世之中出英雄,而在这个时期中兼具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才能的人物当推曹操,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他在戎马倥偬中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其中不少像《度关山》、《短歌行》等广为后世流传和借鉴。但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不是一个专业的诗人,他“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他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和政治远见,深刻的洞察社会,创造性地写出了许多风骨兼备的诗歌。曹操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逐鹿中原,向往成就“一匡天下”的霸业。这种雄心抱负在他诸多的诗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曹操善于在诗歌中表达积极的社会理想,处处灌注着要求建功立业的进取心,他在任何时候都相信生命的意义和力量。这就使他的诗具有强烈的鼓舞力量和鲜明的个性。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铄贤圣,总统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皋陶甫侯,何有失职?嗟哉后世,改制易律。劳民为君,役赋其力。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诗从“人为贵”入笔,表达了诗人以“让”与“兼爱”为基础的大同思想,为了充分表达这一思想,诗人并写两面,一是从“立君牧民”写起,通过叙述古代君主治民的法则,认为退小人任用德才兼备者是国家昌盛的基本保证;二是通过尧舜之间的对比,怎样才能纠正“侈恶之大”呢?诗人主张“俭为共德”,在此基础上,提出“让”与“兼爱”,即国君贤明,君民平等,执法公正,讼狱不兴的大同思想。通过言语,可见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的愿望。在这首诗歌里,曹操的政治理想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尊民固本,君明臣贤在曹操的理想社会中,“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东汉末年,外戚专横,宦官专权,政治异常腐败,加上连年灾荒,西羌侵扰,弄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而此时,皇权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绵,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人口数量锐减,人民生活困窘不堪。在血腥的现实中,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诗人们,时常感到

  生命的脆弱与变化无常。而作为政治家的曹操更深刻的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从政治的高度,表达了对生命的重视,他认为天地之间,人是最宝贵的,君主应该贤德明察,大臣应该忠诚正直,并应该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法令.通过休养生息的办法来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从而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点鲜明地体现出曹操进步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渊源已久,《尚书?夏书?五子之歌》认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也占有重要位置,他明确提出“保民”才可以“王”天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可见,曹操早期的政治思想显然受到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影响和启示。曹操更清醒地认为,要做到民为邦本,使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归根结底还得君明臣贤.只有君明臣贤,才能辨明是非得失,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法规。二、严明法纪,廓清吏治曹操认为“立君牧民,为之轨则”即应建立君主制度,治理百姓,为他们制定应该遵循的法则.他主张依法治理国家,认为严明法治是治理国家的必然要求。并称赞“皋陶甫侯,何有失职”。曹操明确提出要严以执法“有燔丹书,无普赦赎。”,即宁可烧掉那些罪案记录,不加刑罚,也不许在判刑之后又滥赦滥赎。曹操的这种法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先秦管仲法治思想的影响,管仲学派极力强调法制的作用,在《法禁》《重令》《任法》等篇中,都强调法的重要性。君臣上下不分

  贵贱都要遵从法令.《管子》强调,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必须坚持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政令是存亡治乱的根本,是圣明君主为全国臣民制定的须臾不可离的行为准则。深受此种思想的影响,曹操认为在混乱动荡的年代应首先树立法律的权威,才能安定社会。他制定了许多法令,如《败军抵罪令》《褒赏令》《明罚令》等等,在军队和官吏管理中规定严格的监察惩罚制度,严明法纪.在执法方面,曹操主张法令设而不犯,犯而必诛,不避亲贵,违法必究。在军队治理方面,曹操也是法令分明,信赏必罚。在主张法治清明的同时,还极力主张吏治清廉,曹操以其强硬的手段和刚直的态度整顿社会秩序,廓清吏治。正是因为曹操敢于压制豪强,推行开明政治,改革汉末弊端乱法.才最终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综合上述分析与讨论,曹操借助诗歌展现的雄才大略和深广的政治见识,其治国理论和方略.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与之共勉。

篇四:治国理念对照材料

  结合工作生活实际论述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刻内涵依法治国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具体讲,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这个原则有三方面的含义:1、公民的法地位一律平等,不分高低贵贱、贫富、性别、职业、信仰等,都平等享有宪法规定权利,同时履行义务。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3、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因为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根基。这是因为:1、任何社会和国家都必须也必然树立某种至上的、排他的权威,以便实现和保持社会的秩序状态。在现代社会,确立这种权威的进程主要体现为法律与政府权力的矛盾,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谁服从于谁,是关系到法治是否实现的最关健最突出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履灭,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因此,法律至上理念或者说法律权威的存在,是奠定法治社会的基础。2、依法治国最显著的标志是法律具有巨大的权威。这种权威应当而且必须牢牢扎根于人们的意识之内,明显体现于人们的行为之中,深刻印证于社会的政治运行中。其主要标志:一是,法律在整个社会调整机制与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属于主导地位,不得以政策、道德、习俗等调整手段或其他社会规范冲击或代替法律。二是,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力均来源并受制于法律。因此,他们必须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不得违反法律、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更不得以言代法。三是,一切政党、社会力量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不可逾越的界限。四是,社会成员自觉认同与信奉法律权威,自觉以法律为行为指南与平价标准。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是由社会民主政治的本质决定的。这是因为:一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度,依法治国即依人民的意志治理国家事务,法律至上即人民至上。二是,法律具有规范性和确定性,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或废止。三是,法律具有普遍性,它在其有效时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四是,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任何个人或组织违反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特性,决定了我国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性,从而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4、树立法律的权威,还要切实有效地实施法律。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难点和重点也是执法。执法的难点是对权力的制约。因此,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制约权力的有效方式就是尊重法律、落实法律,树立起法律在国家和生活中至上的权威性。当法律规定和国家权力在法律执行问题上产生矛盾时,必须是法律的效力高于权力的效力,此乃依法治国的真谛。三、维护法律权威性的具体要求:

  1、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点。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规范,包括法律、道德、政策、习惯、宗教等等,它们都是调整人们行为和关系的社会行为准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但是必须明确,在一个实行法制的社会中法律是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着最基本的并且是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作用。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树立法律意识,言必称法律,行必称法律,才能培养尊重法律崇尚法律的法治情感。

  2、必须首先维护宪法权威。因为宪法在法律体系中是母法,是基本法,是总章程,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

  3、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4、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法律的权威与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是密切相关的。执法部门不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再好的法律也难以障显权威性,更难以起到规范人们行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表明,“身正则令自行”凡执法机关及工作人员能够做到执法如山,法制的权威与尊严就能得到较好的维护,就能建立公众对法治的信赖,进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事实,在资本主义国家,司法者或执法者有着严格的执法美誉。国民对司法或执法结果非常尊重,从内心深处崇尚法治。因此,切实解决司法不公的问题,提高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是维护法律权威的一项治本措施。5、必须严格依法办事。法律的价值与宗旨,归根到底要靠法律的有效实施和执行实现。“有法不依与无法无异”。一部法律,即使立法意图再美好,法律结构再严谨,法律规定再具体,法律条文再完善,但如果在现实中得不到切实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法律的作用势必丧失殆尽。因此,严格依法办事,是保证宪法和法律得到严格执行和尊守的关键环节,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更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严格依法办事,就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包含以下四点含义:一是职权由法定。职权法定是法治的主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这就是讲不要发生越权行为。如果没有罚款权却实施罚款行为,没有收费权却乱收费等都属于越权办事,也就是违法行为,违背了依法办事的要求。二是有权必有责。这是宪法关于权力和义务相一致原则在规范国家权力行使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对滥用权力的一种法律制约手段。在执法过程中,行使权力与承担责任是相对应的。我们的干警行使法定权力,就必须对行使权力的过程与结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决克服那种权力在我手,想用就用,想不用就不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错误观念,防止违法或失职渎职行为的出现。三是用权受监督。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是一切法律社会所共同遵守的法制原则,也是落实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之宪法原则的必然要求。四是违法受追究。执法者的违法行为对社会主义的法治危害更加严重。英国哲学家培根对此作了形象的比喻,他指出,如果普通人违法犯罪是污染了水流的话,那么执法者违法犯罪就污染了水源。因此,只有对执法者的违法犯罪毫不例外地依法受到追究和惩罚,才能昭示严格依法办事的真正含义并给整个社会为树立起依法办事的良好风范。

篇五:治国理念对照材料

  朱元璋治国理念综述

  王宇飞

  【摘要】Thefirstemperor’srulingideasinadynastynotonlyattractedgreatattentioninhisrulingbutalsomadeanimportanttopicinhistoricalresearchforlatergenerations.Asanemperorfromalowersocialclassrarelyseeninthehistory,thefirstrulerofMingdynasty,ZhuYuanzhanghadaspecialhistoricalbackgroundandrichindividualexperiencewhichmadehisuniquerulingstyle.Thehistoricalmaterialsonbureaucracy,punishmentoncorruptionandhisemphasisonagriculturedisclosedhisrulingthoughtsinpoliticsandeconomyandtheirinfluenceintheaftertime.%开国皇帝的治国理念不但受到当时朝野上下的极大关注,而且是后世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平民皇帝,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个人经历造就了其别具一格的执政风格。整顿吏治、严厉惩腐和重视农业三大方面的史实体现了朱元璋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其影响。

  【期刊名称】《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2

  【总页数】3页(P75-77)

  【关键词】吏治;惩腐;农业;雄才大略

  【作者】王宇飞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8.105

  在封建皇权高于一切的背景下,皇帝的治国理念至关重要。在强权皇帝的统治下,国家的治理基本会按照皇帝的理念而发展。朱元璋是封建王朝中少有的强权皇帝,不但把封建皇权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且为此还形成了一整套治国理念。终元一朝,不但实行严格的民族歧视政策,压制、剥削汉人,而且吏治腐败,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朱元璋就是当时最底层劳苦民众中的一员,在安葬亲人时竟然“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殽浆!”[1]可见其当时的困难。到朱元璋当和尚后,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2]建国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对当时的总结是:“常思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恨之,故今严法禁,但遇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3]可见,朱元璋不但没有忘记当时的情景,而且重点指出引起这种糟糕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官吏多不恤民”。面对元末明初不振的吏治,朱元璋的基本思想就是“鉴元政不举,谕诸臣以大振纲纪为要。”[4]这种观点朱元璋其实不止一次表述过。“洪武二年春正月,召元旧臣马翼问元政得失,翼曰:‘元以宽得之,亦以宽失之。’帝曰:‘古无纲纪不立而治者。’”[5]此后,一系列法令相继出台:“(洪武二年)五月,编《祖训录》。”“洪武六年,八月制《皇明宝训》。”“(洪武六年)闰十一月,裁定《大明律》,颁天下。”“洪武十六年···三月···,定诈伪律条。”“洪武十八年···冬十月···御制大诰成,颁示天下,有不遵者迁化外,家藏此法,获

  罪减等。”[6]频繁的以史书或律条形式颁布法令是洪武朝非常鲜明的特点。自洪武十八年(1385)起,《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昭示奸党录》、《逆臣录》等汇集了所诛杀官民的罪状,以警示臣民。大振纲纪的最终目的就是国治,但是面对洪武朝百废待兴的局面仅有这一整套思路还是不够。朱元璋当然清楚,只有纲纪没有得力的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仍然无法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不但如此,要想支配这些机构和人员,以及顺畅的运行自己所做的规定,强有力的皇权必不可少。恐怖政治是指统治者为达到维护统治稳定或政治集团既得利益的目的,采取威胁、监视、暗杀、酷法、严刑等一系列非常规手段对异己或被认为可能是异己的人或势力集团进行限制及打击的统治方式。恐怖政治多表现在高度集权的封建时代,而且恐怖政治很难长时间实行,所以它是强权、动乱、暴力三者结合的产物。洪武朝是从动乱向大治的过渡时期,又存在朱元璋强势皇权的推动,因此恐怖政治应运而生。贪官污吏是恐怖政治的对象之一。洪武二十八年,太祖敕谕文武群臣曰:“朕自起兵至今,四十余年,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其中奸顽刁诈之徒,情犯深重,灼然无疑者,特令法外加刑,意使人知所警惧,不敢轻易犯法。然此特权时处置,顿挫奸顽,非守成之君所用常法。以后嗣君统理天下,止守律与大诰,并不许用黥刺剕劓阉割之刑。盖嗣君宫中生长,人情善恶,未能周知,恐一时所施不当,误伤善良,臣下敢有奏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7]文中所提到的酷刑可以基本断定朱元璋都用过,“法外加刑”更是屡见不鲜。不但如此,剥皮实草这种前所未有的刑法历来受到学者的诟病,清代学者赵翼认为“六十两以上者剥皮枭首”[8]。对中央朝廷的高官也未曾手软,“太祖时曾杖死工部尚书薛祥。”[9]“鞭死永嘉侯朱亮祖父子。”[10]朱元璋认为严刑不是守成之君

  应该用的,一方面为自己的严刑酷法找到了借口,另一方面也间接承认了严刑酷法这一事实。网罗罪名,无限株连也是朱元璋肃清官场的重要手段。胡惟庸、蓝玉大案动辄牵连上万人,不能不说是当时官场的狂风暴雨。以胡惟庸案为例,据吴晗先生考证,胡惟庸的“通虏”、“通倭”、“谋逆”罪名俱在其死后发觉,此三事俱莫须有。[11]借机进行绝对皇权的树立和打击顽固势力则十分有利。对世家大族的清理,则带有明显的政治打击的意味。朱元璋依靠江淮势力起家,但是建立政权后又不能任凭这一势力发展,实现政治上的平衡才是长治久安的基础。朱元璋对地主阶级中大地主豪家的斗争主要有两个办法,一是用严刑重法消灭奸顽豪富之家,二是整理地籍和户口。“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12]“时严通财党与之诛,犯者不问实不实,必死而复其家。当是时,浙东、西巨室故家,多以罪倾其宗。”[13]这些都是对当时高压政治下豪室大族遭遇的形象描写。很多学者将以上材料作为明王朝压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措施,其实这些材料最主要地还是反映了朱元璋对豪富的高压政治。整理地籍户口其实就是控制更多的人口,从根本上消弱地方豪富的实力。“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全国郡县编赋役黄册,二十年命国子监武淳等分行州县,编制鱼鳞图册。”[14]当然,从其历史意义上来说,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还是十分具有开创性的。为朱元璋执行这些任务的就是他最信赖的锦衣卫。锦衣卫是当时恐怖政治的最有力代表。洪武十五年(1382)四月,朱元璋将负责警卫事务的亲军都督府仪鸾卫改为锦衣卫,授意侦查、缉捕、审判、处决罪犯等大权,但在实际情况下锦衣卫的职

  责远不止于此,已完全沦为了封建皇权为所欲为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朱元璋的吏治思想前后并无明显变化。洪武前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定,基本上勾画清楚了国家的法律框架。后期朱元璋处理了李善长大案:二十三年(1390)夏五月乙卯,太师李善长自缢,户部郎中王国用上书讼冤:“······今不幸已失刑,而臣恳恻为陛下明之,犹願陛下作戒于将来也。天下孰不曰:功如李善长,又何如也?臣恐四方之解体也。”国用疏。[15]既有大振纲纪的吏治思想,也有制度保护下的机构和人员,朱元璋的官场几乎在人人自危的状况下达到了平衡,这种平衡包括了皇权与相权的平衡、统治地主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平衡。官僚阶层达到治理后,朱元璋主要将目光投向经济生产。在传统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农业发展。朱元璋的农业思想也十分明确:“天下新定,百姓财力俱困,如鸟初飞,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16]朱元璋认为与民休息才是战后恢复生产力的主要办法。这与汉初的农业政策颇有相似之处。在与民休息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减少对农民的压榨是其关键。朱元璋因为久在民间,深知对农民压榨最严重的就是官吏。“境内本无积年荒田,此等豪滑买嘱贪官污吏及造册书算人等,其贪官污吏受豪滑之财,当科粮之际,作包荒名色征纳小户,书算手受财,将田洒派、移坵换段,作诡寄名色,以此靠损小民。”[17]朱元璋不但对贪官污吏扰民有所察觉,而且其扰民手段、时间等都是了如指掌。既然有人会钻法律的空子,那么就急需一部判例书籍弥补法律条文所无法说明的事宜,“以后嗣君统理天下”所依据的《御制大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制完成的。“今将害民事理,昭示天下诸司,敢有不务公而务私,在外赃贪,酷虐吾民者,穷其原而搜罪之。”[18]整个明王朝在朱元璋心中被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官吏,一部分是农民。在严

  厉警告了官吏不能扰民的同时,也必须保证农民不能犯法。农民的力量在这位依靠起义军建立国家的朱元璋看来当然是非常可怕的。“律令之设,所以使人不犯法,田野之民,岂能悉晓其意?有误犯者,赦之则废法,尽法则无民。尔等所定律令,除礼乐制度、钱粮、选法之外,凡民间所行事宜,类聚成编,直解其义,颁之郡县,使民家喻户晓。”[19]朱元璋一方面禁止官吏扰民,稳定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又防止农民犯法,这两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明王朝的根本基本就稳固了,这不但对当朝国家实力的恢复和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明王朝的万世之传更是有利。朱元璋的严酷吏治思想对于迅速建立明王朝的国家秩序有积极作用,但是对于封建国家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都是不利的。官场上万马齐喑,社会各界倍受压抑,根本没有适当的环境。多数的文学、思想成就都出现在16世纪及以后,这并不是偶然现象。当然,在封建体制下即使是朱元璋使出浑身解数也不可能根治腐败,对于地主统治阶级的领导者朱元璋来说是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的。“夫农勤四体,务五穀,身不离畎亩,手不释耒耜,终岁勤动,不得休息。······故为民上者,不可不体下情。”[20]朱元璋的这种爱民思想是值得推崇的。这也是明王朝建国以后迅速完成国家统一并建成庞大的封建帝国的重要原因,但良好的农业经济思想并不代表农民的经济负担会减轻。“今日之土地无前日之生植,而今日之征聚有前日之税粮。或卖产以供税,产去而税存;或赔办以当役,役重而民困。土田之高下不均,起科之轻重无别,膏腴而税反轻,瘠卤而税反重。”[21]依靠剥削手段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当然不能维护农民权益,但是减轻农民束缚则对农业发展十分有利。一手不惜动用恐怖政治严厉整顿吏治、严惩腐败,一手又放宽农业政策、与民休息,朱元璋充当了官僚地主阶级与平民阶级之间的调停人。朱元璋虽然崇尚杀戮,铁腕执政,却又不失治国远略,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雄才大略

  的皇帝之一。文稿责编刘伟庆[1]朱元璋:《皇陵碑》。[2]同上[3]《明太祖实录》,卷二七。[4](明)查继佐:《罪惟录》,《太祖高皇帝纪》。[5]同上[6]同上[7](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8](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三,《重惩贪吏》。[9](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三八,《薛祥传》。[10](清)张廷玉《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11]吴晗.读史杂记—明史[J].清华周刊,1933(3)[12](明)贝琼《贝清江集》卷十九,《横塘农诗序》。[13](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二十二,《采苓子郑处士墓碣》。[14]《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15](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三。[16](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一,《循吏传序》。[17]《大诰续编》卷四五,《靠损小民》。[18]《御制大诰·序》[19](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20](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21](清)张廷玉《明史》卷一四七,《解缙传》。

篇六:治国理念对照材料

  中国古代治国理论

  中国古代治国理论研究的意义1(以史为鉴,把握历史演变规律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避免教条,因时而变,这是我们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的基本知识。2.理一分殊,古代治国理论对当时公共管理及企业管理的借鉴价值。(1)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才选拔机制多可参考(2)中国古代的吏治问题足资借鉴(3)精良的制度设计,不断求变求新,是实现有效治理的历史经验(4)挖掘古代治国理论,弘扬中华文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政治的两条线:1.中国古代土地赋税制度2.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四(中国古代治国实践的是研究中国古代治国实践的内容丰富而复杂,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治国特别看治国方针的制定,这是在最高管理层中进行的决策。当然,从教训的角度,商纣王。隋炀帝。明思宗等暴掠之君,亡国之主,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深刻的反面教材1“郅治”是历代帝王的最高政治目标“郅治”及保证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是一个基本的政治目标。为达这一目标,必须处理好四个环节:(1)权力控制(2)实践运作(3)制度设计(4)社会改革2.盛世兴旺的历史启迪。五(中国古代治国制度评说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从一定的政治理念出发。随着时代的变化,围绕如何提高统治效率,创造性的设立和发展了许多重要的制度,诸如减少决策失误的谏诤制度和诏令文书制度,保证官员清正廉洁的监察制度,提高行政效率的律令制

  度,体现官僚集团更新机制和激励制度的科举,铨选和考课制度等,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的的政治制度具有统治和管理公众事务的双重功能。一些国计民生关系较密切,发展得较有特色的中央政体制度如管理,监察,行政,户籍,财政,人事制度及地方制度应是我们审视历史上治国制度的重点。历代统治者为适应统治的需要,都要建立一整套有职责,有分工而又彼此联系和制约的管理制度,如隋唐的三审六部制,明清时的内阁六部制等。

  六(一分为二看历史有学者曾谓: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自身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以求得人类自身解放的奋斗史。自古以来,在祖先留下的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既包含历代先哲们对社会人生的睿智思考,也包含了许多政治家的精良设计,更多的还有一代又一代圣帝明王,治世能臣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治国实践。其中,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1.以民为本以君为本2.等级身份与个人权利3.重政治与重经济4.整傷吏治与优化管理第一节?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脉络一?所谓治国,在中国古代主要指国家机构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对社会进行的组织?协调?管制等活动。二?所谓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是指有关治国原则?治国方法?治国手段的理性认识和具体主张,即古代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的基本理论与思考方式。三?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历程:

  (1)中国古代治国思想起源于夏商西周是的,当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家的出现而初

  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治国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催动着古代治国思想迅速发展并臻于成熟。(3)秦汉时代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几圈的大一统帝国形成时期,与这一社会政治体制相同步,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基本上确立了整个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规模与框架;(4)自魏晋南北朝,经隋唐五代?宋辽金元?迄至明清(前期),是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持续丰富?不懂充实的阶段。四?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其主要标志,是涌现了老子?孔子?孙子?管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一大批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对人类所关切的基本问题各自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儒?道?墨?法?兵?阴阳?纵横?杂?农等思想派。一?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兼容趋同的倾向,各家各派有关治国思想的理性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融会贯通。例如,儒?法?道三家治国思想之间的差异,恰好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优势互补。这具体表现为;一是崇尚道德与追求事功的统一;二是实施德治与推行法治的统一;三是讲求中庸守恒与推崇权变诈变的统一。二?中国古代治国思想还反映为不同学派治国理念?指导原则与具体方法的优势互补,从而有力地克服了但与学派在治国问题上理论思维的误区和缺陷,是统治者在治国实践中得到更大的理论选择空间,确保治国管理能够沿着比较正确的轨道顺利开展。

  思考题1?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主要特征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体现第一节儒家学说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精神一?儒学的由来;最早的儒是指殷商遗民中那些有专门知识技能的特殊阶层,他们穿戴殷商的古衣冠,习行殷商的古礼,在政治上服从依附于新的周朝统治,在文化上则先进于礼乐,成为古代文化的主要传授者。到了春秋晚期,孔子际会当时学术下移?私学勃新的历史风云,继承借鉴悠久丰富的土古文化资源,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现实创建了以道德仁义为宗旨?以礼乐正名为特色的思想体系,从而是儒由过去术士的泛称,一变而为独立的思想学派,这个学派就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的儒家。二?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历史上的儒家有一个长期延续与演变的历程。自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确立其基本文化内涵与思想倾向后,儒家便一直自我丰富?自我完善之中。在战国时期,由于师承关系的不同及其受其他学派的影响深浅的差异等因素,其内部曾有合乎逻辑的分化。以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儒家学说遂取得正统地位,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此后,为适应不同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又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具有相当突出的兼容性与适时性。三?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儒家祖师爷孔子,之后有孟子?孙子思?荀子?董仲舒?杨雄?王弼?郭象?韩愈?贾谊?张载?二程?朱熹?王阳明等。四?儒家学说之共性特点。贯穿融通于先秦至清末的儒家学说之共性特点有四个方面:第一?义仁义德化为本的政治伦理学说,反映在具体政治实践上就是提倡德治?仁政?王道。第二??以爱有等差?尊卑有序?贵贱有别为诉求一强调纲常名分微主

  要特点的礼制原则。第三?以用中适时为基础的中庸?经权?常变思想。第四?由据乱而升平至太平,有小康而大同微根本宗旨的历史哲学和社会思想。

  五?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内涵与逻辑起点,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协调,德主刑辅等。六?儒家治国思想理念在具体运第作时所遵循的主要方法:守经用权?律己宽人?道德感召等。

  第二节?儒家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一?人性论:儒家治国思想的哲学依据。正因为认定人性本善或经改造可以变善,儒家才主张治国中坚持以道德教化民众,推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针;正因为肯定圣贤之性高于百姓之性,其具备有自然向善的本能,儒家才强调在治国上统治者应该率先做到以身作则,正己然后正人。正因为看到人之性善有一个必要的转化过程,需要有一个外力推动或控制的环节,儒家才提倡在治国主要突出仁义引导语礼乐规范的作用,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应该运用刑法作为辅助手段;正因为承认人皆可为尧舜可能性的存在,儒家才认为在治国中应该体现民胞物与的精神,以和谐协调的方式化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对立,从而达到实施柔性有序治理的目的。所有这一切,都显示出儒家人性思想对于其治国学说建立于实行的意义之所在。二?民本论: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价值。民本论是关于民关系的政治理论,其核心论点是:国家为君主之本,庶为国家之本,所以安定民生为政治之本。儒家民本观对于其治国思想的构建有重要的指导规范意义。这就是按照以民为本的原则,儒家普遍强调在政治管理上要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治国目标的设定与治国方法的应用,都必须考虑到民众的利益,采取富有人性相对温和的统治方式,力求避免激化矛盾?酿成冲突?满足统治者根本利益与照顾民众基本生存权之间寻找到适当的平衡点。第三节儒家治国思想的逻辑体系与基本内容

  一?德治:儒家治国的指导原则,以德治国,它的根本含义是要突出道德在治国上的主导作用,讲求以道德礼仪引导而不是以行政约束?刑罚惩治来安民定邦。

  二?仁政:儒家治国的基本方案。仁政的本质是要求统治者从事治国活动之时,一定要考虑到民众的愿望,满足民众的基本欲求,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利益尽可能协调一致。儒家认为:统治者的仁心宅厚,只有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与相关的政策才能得以体现,否则有其心,无其政,是谓徒善。

  仁政是治国的大本,统治者是否能实行仁政,直接关系着国运的兴衰,职权的存亡,其中的内容是统治者节制剥削,设法安定民众的生活,稳定社会秩序,“贤君必恭礼天下,取于民有制,主要包括:第一,给民众以恒产,使民众的衣食住行有最起码的保障;第二,薄赋役,省刑罚,是民众在比较宽松的氛围中致力于本业,勤奋工作;第三,先富后教,导民以仁,摩民以义,使民众由一般生物人上升进化为知礼义廉耻,明纲常伦理的社会人。

  六?任贤:儒家治国的用人理论,儒家都强调举贤任人的重要性,其主张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儒家区分了人才的性质,孟子提倡尊贤使能就典型第体现了这种任人授人的观念;其次,儒家强调人才的使用也要遵循等级纲常的秩序,使其各守其分,不逾其职,这就是孔子所强调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三,儒家主张臣下应该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反对一味顺从君主,第四,儒家认为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也就是说管理者只有历经磨练方承担治国之任。

  第一节?道家概述一?道家,是我国先秦时期形成并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思想流派,与儒家并称当时的显学,它的创始者是老子,代表著作是五千言的‘老子’即道德经一书。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杨朱等道家哲人。二(老子的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以道为主宰和天下万物所生本源及其运动规律的本体论;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对立,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

  法:“无为而无不为”,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的策略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理想。

  三(庄子学派,一庄子,杨朱为代表的部分道家,主张对什么也不必认真,做到“坐忘”“坠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提出所谓的“不拔毛”论调,“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不道是非,与世浮沉。他们自然不会去注意构建系统的治国原则与管理方法,一切放任自由,无可无不可便是他们所向往的最好的社会生存境界。

  四(黄老学派。这一学派勃兴于战国晚期,盛行于西汉前期。他们立足于老子思想的主体性,尊奉相传的黄帝学说,同时兼容并收取诸子百家之长体现出“一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纪纲,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验格”的思想特色。这不但与庄子学派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也与老子的不少观点不尽一致,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由消极避世转变为积极入世。

  第二节道家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一,道法自然:道家治国的哲学原理。“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其哲学上的最高范畴。道家认为,“道”先于物质而存在而又凌驾于物质之上。它既是产生孕育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又是制约规定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它是永恒的,无限的,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道生一,一生万物”。“道”的这种自然属性,按道家的理解,便是自然。在道家看来,“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事物都应该顺应他自身的情况而存在,而发展,治国也不能例外。具体的说,治国也应该采取顺应万物自然本性的方式,即追求最纯真的自然,“朴”的状态,反“朴”归真,而切不可勉力人为,以致“朴散真离”,陷入不可自拔的动乱竞争局面。

  二?无为而治:道家治国的思想境界。道家普遍持历史退化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不断退步的过程。老子指出,社会“文明”每发展一步,社会状况就每糟糕一层,而治国之术也就倒退一大截。道家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乃是由于人们汲汲有为,违背了“道法自然”这一根本规律,尤其是那些统治者为了满足私欲,选择了完全错误的治国之术,汲汲有为,结果导致天下大乱。

  该怎样改变“有为”混乱的局面呢,道家的基本观点,就是必须重新选择正确的治国之道。它的核心内容,乃是“无为”的方式,使历史发生逆转,道家逻辑的推导出“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纲领:“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故君子不得已以大治的重要保证,”“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无责任而无容私焉,而天下矣”。一旦返璞归真达到这样的程度,“无为而治”也就算真正实现了,人类社会便可以回归到“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治国终极宗旨,也是其一切管理设想与措施制定的逻辑起点,换言之,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为其理想追求。第三节道家治国思想的几大要素一?海涵宽容,虚静处下。“道法自然”,这在治国上,就要求统治者做到海涵一切,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谦卑居下,永不自满。在上者虚静无为,在下者循礼而为,咯不逾矩彼此相安。由此可见,统治者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任人之能,是道家主张建立的统治秩序的重要前提。二?顺逐民情因循为用,在治国上,道家主张顺逐民情,也就是说顺从人的自然本性反对用道德仁义等外在力量去强行改变什么,规范什么,在道家眼里,治国如同种庄稼,要顺逐其性而耕耘,否则带来的只是报复,意味着治国上的彻底失败。可见,顺民之情,因循而用,是道家所极为推崇的治国之重要秘诀。三?去奢节俭,省刑慎罚。道家认为治国的重点是统治者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而统治者的

  修身又必须以按“道法自然”的原则以恢复人自然本性为要务。这落实到具体细节上,一是要节俭,及老子所说的“去甚,去奢,去泰”:而是要知足常乐,进而荣辱皆忘。三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法令刑法手段在治国上的巨大局限性,反对以暴力强制的方法进行管理。

  四?实腹虚心,愚民为术,道家认为社会是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双方组成的,回复人的自然本性,固然首先取决于统治者“道法自然”。指出只有双方共同致力于无为才能从跟不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起朴素自然的社会管制制度,因此,道家主张对广大民众采取愚民政策,既不能诱发民众的物质欲望,也不能使其拥有知识,更不能使其关心国家大政方针。老子有一段经典的言论概括了这种“愚民之术”的主要内涵及其所要达到的目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常使民无欲,是夫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

  五?贯柔守雌,以弱制强,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是老子以及整个道家学派对待事物,掌握主动的策略原则,也是道家治国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使道家的治国理念与方法带有浓厚的阴柔特色。其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主张“静坐得时”,治理制度的设置与治理措施的推行,都要求合乎时机,顺应自然,二是治理上要归小入大,循序渐进,和谐混成,而不是幻想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三是管治方式应该尽可能简约,明快,不讲求繁文缛节,不违背天然本性,事半功倍,效率至上。四是治国的手段要善于体现以静制动,以不变之万变的特点,达到“成功遂事,莫知其状”的境界。

  第四章法家治国思想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法家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掌握法家治国思想的要点;正确借鉴与汲取法家治国思想有益精华服务于现代治国管理活动。要求:了解法家思想的渊源及基本特色,弄清其主要代表人物;正确理解“当时而立法”

  的社会历史观“性恶论”与尚法用刑的必然性;把我法家治国思想中心;治国的指导原则?治国的终极目标等要点。

  第一节法家学说简介一?法家的思想渊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当时个诸侯国为了稳定统治,整顿秩序,富国强兵,纷纷颁布法律。尊君权,重法治,禁私学,已成为当时社会现实之大所趋,而法家之学不过是吧这种社会要求加以理论化?体系化。二?法家的主要人物。法家的实际开山人物,当首推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其《法经》的颁布,实施及其理论阐发,标志着法经作为学派的诞生,被称为“前期法家”的,除李悝外,主要还有商鞅,吴起,申不害,慎到等人。战国晚期,韩非子综合前期法家各流派之长,融会贯通,成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三?“务治”即完全围绕“治国驭民”而展开,严刑峻法管治天下绝仁去义唯力是视,强化君主为本位的中央专制集权体制,成为法家治国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四?法家学说的基本特色,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其共同特点是:主张强化君主专制,以严刑峻法治民,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建立和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统一的集权国家,以农致富,以战求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等等。缺点是轻视和否定教化,独任刑法,刻薄寡思,残暴血腥。所以能够收效于一时,但却很难行之于久远。第二节法家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一?当时而立的社会历史发展。法家的观点是时代在变,政治应随时代而变,历史上的种种伟大创举只是在特定时代方具有其意义,如果把它原封不动拿到后世,绝不是对历史的尊重,而只是一种“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式的愚蠢可笑的行为。法家“不法古,不修今”的变革观念,是历史上有助于社会改革实践人们的理论纲领。

  二“性恶论”与尚法用刑的必然性。“性恶论”的观点源于儒家家的荀子,而在法家的眼里,人性之丑恶根深蒂固,绝对不可能通过教化等手段加以改造,而只能用严厉的法治予以约束与控制,是具有作恶倾向的人类不敢逾越规矩,为非作歹,而只能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第接受君主的统治。

  三?“法”为“天下治程式”的法治中心论,依法治国,这是法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也是法家治国思想的中心命题,以立法为本位,以严刑为特色的“法治”原则,是法家学说的主旨,它贯穿于法家整个学说体系的方方面面,是法家理论区别于其它思想学派的最显著标志。

  第三节法家治国思想的要点一?“因人情利害”而治:治国的原则。法家的基本观点是立法必因人情,和人心,并把这作为实施之类的重要指导原则,“发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二行“赏罚”两柄:治国的基本途径,法家普遍认为“赏罚”是治国安邦的主要手段,一再强调“赏罚”在管束民众方面的极端重要性。法家认为,要使重刑厚赏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制定具体的标准,辅之以必要的方法。三“尊主卑臣”:治国的价值取向。法家是君主专制的积极讴歌者,他们都主张强化君主专制和独裁,法家对于治国所追求的理想格局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救”。君主只要“抱法守势”,再辅助以必要的“术”,那么就可以轻松愉快地管治天下,长久维系其专制独裁统治。四思想专制:治国的文化选择。法家是典型的文化虚无主义者,是一批讲实用,求功利的技术官僚。他们轻视前人的文化创造,仇视礼乐文明,必欲灭绝而后快之。这种观念意识,体现在法家的治国思想中,便是主张禁锢思想与言论自由,提倡“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提倡用强权“统一思想”“禁锢言论”。五富国强兵:治国的终极目标,法家认为,治理国家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经济发展,军力增

  强,即所谓富国强兵,具体地说,富国强兵是同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前提,共同促进。要强兵,首先必须富国,“富国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在富国的基础上,法家提倡强兵,认为这是保证国家安全的根本条件,也是国家强大,君主专制统治巩固的显著标志。韩非子首先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1?与时俱进?制备完整的法律体系韩非子主张“法与时移”,立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韩非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时代却在同样不断变化。因此作为现代法制运行首要环节的立法,也需要及时制定,修改和废除,以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有法,要立法,是法律在全国具有最高权威,将立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升为法治民主建设的主要任务。2?布之于公众,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特别是整个民族的法律意识的状况,对法治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韩非子强调“法”作为治理国家的依据一旦制定,就要以成文形式出现,“布之于众”,争取做到“家喻户晓”;主张“以法为教”,官吏和人民都要学习法律,这种知法守法的思想,有助于国家秩序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具体我们仍应该将普法,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放在重要的位置,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使人人都能自觉守法,不做违法的事情。3?法不阿贵,全力维护司法公正韩非子提倡,执法过程要公正平等,赏罚及时这对我们的现在法制建设有值得的借鉴的一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为何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施,而严格高效的执行法律取决于司法机关的活动,只有司法和执法机关严格守法,依法办事,才能维护法治的尊严和

  权威,保障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只有取消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各种特权,才能能充分实现真正民主政治。

  思考题:1?“当时而立法”的社会历史观2?分析“性恶论”与尚法用刑的必然性,“法”为“天下之程式”的法治中心论。3?“因人情利害”而治的指导原则及行“赏罚”两柄的治国基本途径。4?富国强兵的治国终极目标。第五章兵家治国思想第一节兵家发展脉络及其特征第二节兵家经国思想治军思想的要义及其特色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兵家”学习要求:“民本”“杂于利害”“常法”“变法”“上下同欲”“九变”等基本观念,了解“兵家”含义及其中国古代兵家思想渊源;弄清兵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兵家人物?主要兵家流派,掌握兵家经国治军思想的人文精神,辩证思维。把握兵家提出的一系列有关军队治理的主要思路及其具体方法,及上下同欲,政胜为先;申饬军纪,严明法纪,教戒为先,严格训练,将为国辅,知人善任。1?兵家“兵家”,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探讨战争基本问题,阐述战争指导原则与一般方法,总结国防与军队建设普遍规律及其主要手段的思想流派。它渊源于夏商周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充实提高于秦汉时期,直至晚清让位于近代军事学。2?中国古代兵家思想;主要包括历史上丰富的军事实践活动所反映的战争观念,治军原则,战略原理,作战指导等内容,其主要文字载体是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数量浩繁,内容丰富,种类众多,哲理深刻的兵书。

  其基本内容是;在战争观上主张文事武备并重,提倡慎战善战,强调义兵必胜,有备无患,坚持以战止战,即以正义战争制止和消灭非正义战争,追求和平,反对穷兵黩武;在治军思想上,兵家提倡“令文齐武”,礼法互补;在后勤保障上,提倡积财聚力,足食强兵,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在兵役思想上,坚持兵民结合,古代兵家思想具有丰富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成分。

  3?兵家主要人物;他们包括实践型,理论型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型三大类型。主要有孙武,孙膑,曹操,诸葛亮,李靖,戚继光,孙承宗,韩信,卫青,霍去病,郭子仪,岳飞等人。4孙子兵法的特点;1太极的思想“行兵之极,至于无形”2慎战的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3全争的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4先胜的思想,“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孙子兵法的影响:1军事教学与实践,它讨论了一些军事学的重要问题,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基本的军事思想,被奉为兵家的经典,是中国古代军人必须研读的一本军事著作。2孙子兵法的思想影响超越军事应用,实际是博弈策略的经典之作,如在棋艺对垒或运动竞技方面,孙子兵法不仅在世界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对政治经济商业人事管理和市场策略等方面与博弈有关领域有指导意义。第二节兵家经国治军思想的理论基础

  1民本;兵家经国治军思想的人文精神民本主义政治家哲学观是古代兵家的理论基石之一也是兵家学说具有历史进步性的显著体现,兵家受儒家民本观的影响是至为明显的事实,这突出表现为两方面;第一,他们依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阐明了民心向背关系战争胜负的普遍规律;第二,普遍强调要发挥“民力”在经国治军中的作用。兵家“民本主义观念对于构建治军管理设想具有理论指导的意义,也即兵家的经国自己思想之形成,实建立在民本人文思潮的基础上的,其实施理论的出发点是:一是要“爱民”“利民”;二是要努力兼顾民众的利益,使民众乐于参与君主的事业,保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在经国治军问题上有比较一致的目标;三是要爱民如子,恩抚士卒,善待敌俘,赏罚分明,这是兵家民本文化精神在军队治理方面的集中体现。2?杂于利害;兵家经国治军思想的辩证思维它是古代兵家文化的灵魂与精华。1古代兵家辩证能动的思维方法,首先表现为它能够以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全面认识和宏观把握军事问题。其次表现为它对事物转换上节与度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其三表现为它以事物发展的普遍属性的立场,观点,来看待军事斗争的变化发展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的主观指导。2?兵家的朴素辩证法对于其构筑之历史性,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第一,就普遍联系的观点而言,兵家总是把管治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来看待,力求全面

  关照管理上的各种基本要素。第二,就把握事物变化上节与度关系的临界点而言,兵家一般都主张杂于利害的思维方式,来认识治理体制与治理手段的利弊得失。第三,就遵循事物发展的属性看待军事的的规律并施之以正确的主观指导而言,古代兵家普遍主张质量思路与制度要随时而变,治理手段与方法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形势变化,满足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下治军理兵的特殊需要,而不能拘泥于陈规教条,以至于束手束脚,妨碍治理功能的正常发挥。第三节兵家经国治军思想的要义及其特色1?上下同欲政胜为先孙子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兵家,在治军上进步系统提出了这一思路,上下同欲就是指将帅与士卒利益一致,意愿相同。它们是理兵砺气,增强部队战斗力的关键。其具体方法和手段包括;第一,强调上下一心,努力保持全体成员在政治思想上的一致,要做到与众同好,与众同恶。第二,要求军队内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一致,将帅与士卒上下一样,不搞特殊化,为将者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第三,强调在战场上尤其要做到上下之间安危与共,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局面,为将者越是要先于士卒,为部下做出表率。第四,运用教育的手段,激发,振奋部队的军心士气,使之同仇敌忾乐于公战,勇于牺牲,一往无前。第五,在精神激励的同时,利用物质利益这一杠杆,诱之以利,调动将

  士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氛围,凝固部队的斗志。第六,一起按治理的原则办,只求发挥治理的应有作用,努力提高治理上的最大效益。第七,提倡上下同欲要从平时做起,坚持不懈。2申饬军纪,严明赏罚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强调整饬纪律对于治理军队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建立严格组织与统御军队,安国治邦的根本前提,这就是所谓的治必先定。第二,吧统一号令,整齐行动为军队法制建设的重点,军队行政管理的中心。第三,以利行赏的基本要领与具体方法,以更好滴发挥赏罚的,是军队治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教戒为先,严格训练中国兵家提倡把教育训练军队官兵作为军队平时治理中的重要事务,将“士卒孰练”,也即军事训练效果列为基本的致胜因素,提到关系国家与军队存亡安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为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训练要领与方法:第一,练心,练胆,练艺多管齐下;第二,循序渐进,教得其道。4?将为国辅,知人善任古代兵家高度重视将帅的地位与作用,将帅作为国君的主要助手,辅弼周密有力,国家就定强盛兴旺;反之,辅助者有缺陷,国家就难以摆脱衰微贫弱的命运。为此,他们对选将任将提出了严格的条件普遍认为作为一名良将,必须具备突出的优良素

  质。这方面,孙子兵法主张为将应该具备五德;智,信,仁,勇,严。在任将的方式上,古代兵家都提倡“因事设官,量能授职”“按名督实,选才考能,实当其名,名当其职”。人事管理上的诀窍就是取其所长,避其所短。第六章创业郅治的治国方略第一节汉初君臣的治国方略学习要求;通过对西汉开国到汉武帝出现全盛局面,唐代贞观之治,明朝朱元璋的开国创建,清朝康永乾盛世四个重大的历史案例的学习,掌握中国古代的治国方略;把握汉初君臣的治国方略;康雍乾三帝的治国方略。从而从治国方略的角度,借鉴一些在治国层面上成功决策的历史经验。西汉前期从刘邦开国到汉武帝时出现全盛局面,不同阶段都有着符合实际的治国方针,而且都很好滴挈合了其建国的特殊背景和形势变化的历史任务。这一时期的治国方略,对中国帝制初创和巩固,发挥了重要影响,也是许多政治传统的源头。1?黄老无为与萧规曹随所谓黄老政治,黄是指黄帝之学,老是指老子之学,它们是形成于战国时期的两个学派,学者按期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作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指导思想。黄老之学,以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摒弃其小国寡民的政治见解,吸取儒家的大一统主张,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汉高祖刘邦登基之后,采用叔孙通的建议,设三公九卿,任用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所谓萧规曹随,萧之萧何,曹之曹操,他俩是西汉初年的“布衣将相”的杰出代表。刘邦建立汉朝以后,萧何担任相国,参考前朝文献,制定典章及制度。他死前,推荐曹参续任,曹参上任后,不作改动,曹参就任汉相国期间,整天痛饮美

  酒,大块吃肉,清静无为马甲线执行萧何留下的政策,不予改变。汉惠帝觉得非常怪异,问他为何如此,曹参说“皇上跟先帝谁比较圣明,”皇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比。”曹参又问说“我跟萧何谁比较贤能,”皇帝说“君似不及也。”曹参接着说“陛下言之是也。且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参等守职,”史称“萧规曹随”

  2?独尊儒术与文化统一董仲舒提倡“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的根本,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儒学就确立了在中国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主流地位,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实现了文化的统一。在汉朝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来提出了包括“限民明田”“三纲五常”等政策。第二节贞观君臣的治国方略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出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系列以农为本,减轻徭役,休养生息,厉行节俭,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现象。唐朝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贞观时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治国传统中的一个里程碑。贞观治国方略的特点,是在天下大乱之后迅速迎来天下大治。1贞观之治的历史内涵一是唐太宗即位之初,战乱之后百姓对新生王朝充满信心;二是老百姓的信心和斗志,来自贞观初年政治上的得民心,即实行教化,轻徭薄赋的政策;三是唐太

  宗在政治上有全局观念,常常因为某一件具体事情,而想着把另一类具体事情办好;四是所谓贞观之治不仅应包括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还应当包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为君之道与安人之道为君之道必须心存百姓,只有安定了百姓才能安定天下。但是,如何真正做到不损百姓呢,这就是安人之道的问题。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贞观君臣得出了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即国家的征发必须以百姓的承受能力为限度,而生产的正常进行和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生活条件,是这个限度的底线。3?治国思想第一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老百姓。第二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第三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第四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4?治国措施第一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第二,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第三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们负担。第四注意任用咸菜和虚心纳谏。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5?治世景象第一社会秩序空前安定;第二空前开放的国界;第三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第四分权制度的初步尝试;第五高度发达的商业第三节明初君臣的治国方略

  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历程中,朱元璋是一个发挥了重要影响的帝王。在以朱元璋为首的明初君臣治国方略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创制立法,深邃而丰富的农本思想以及在法律上实行重典治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应形势是制度创新明朝建国之初面临严重而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民族矛盾尖锐和北元残余势力一直威胁着新建立的明王朝。因此,为了巩固势力,进行了适应形式的制度和创新,如编制大明律,普遍的通过学习培养和科举考试选拔2富国安民的治本之策加强对民间基层的控制管理,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镇压反对势力梳理皇帝的权威等。3吏治整肃与重典治国一是对开国功臣的打压,二是对贪官污吏的惩治第四节康雍乾三帝的治国方略从康熙二十三年解除海禁到公元1799年乾隆去世,清朝的统治处于鼎盛时期,历史上称康乾盛世。这一时期的治国方略中,核心内容和成功的突出标志是比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体制有效运作的技术层面的技术设计问题,并克服了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华裔之别,显示出宏大的包容性,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康永乾三帝的治国方略中,除了与其他创业郅治的帝王一样,强调以民为本,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强调君臣一体,注重君主的自我约束;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国家统一和君主专权两方面都发挥到了极致;一是促进民族融合,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强化专制主义,完善中央集权。第七章振衰起废的变法措施一?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北魏孝文帝方法,是落后民族获得跨越式发展的范例。魏晋南北朝时代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其中,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推行的汉化改革成为民族大融合的高潮。长远看来,改革委中国体育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汉化改革的原因北魏用武力统一了北方,虽然结束了长年乱战取得相对安定的生活。然而,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已日趋缓和,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连年爆发,尖锐阶级矛盾及民族矛盾,使北魏的统治出现空前的危机。为了减缓矛盾,以冯太后和孝文帝为首的北魏统治者,推行了以汉化为主的一系列改革政策。2?全面汉化的改革措施一是革除鲜卑旧俗,在礼仪风俗,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完全汉化,二是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和均田制,以控制大量可供赋役剥削的小农,并改变过去亲征-掠夺-赏赐的机制,实行俸禄之以笼络百官。三是改革官氏制度,重订士族门阀。二?唐代中期的财政改革安史之乱之后,中央直接控制的区域缩小,而由于对付藩镇和抵御吐蕃,军费开支日益庞大,造成财政支出入不敷出。如何增加付税收入,解决财政困难,就严峻的摆到了唐朝统治者的面前。其改革从改进措施?改革付税征收办法等方面着手展开。1?唐代中叶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第一?分配不公引起的阶级矛盾及民族矛盾第二?军事制度的变化对国家财政的影响

  第三?社会经济变化出现的诸多问题第四?入不敷出的国家财政危机三?北宋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中后期的王安石变法,是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变法运动之一。王安石作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收到后人的极大关注。1?利益冲突与变法原由王安石的时代,北宋王朝面临的统治危机时深层次的。现代的赋税制度在实行过程中给予了官绅地主太多的特权,赋役负担极不适应。2?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王安石注重调整利益的分配,注重中间环节的管理,对于国家财政来说,能够升天下之财天下之力,不仅是老百姓的勤苦耕作,还应包括各个环节的生产要素。国家所取的天下之财,也不应该仅仅是从老百姓的口袋搜刮而来,而要通过调整利益分配,加强中间环节的管理,最终增加财政收入。而只有通过调整利益分配,才能最终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3?变法的内容理财:农田利法?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整军:保甲法?保马法?置将法。4?变法的结果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罢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是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是中上级官员?皇室减少了一些特权,乡村上户地主和下户自耕农减轻了部分差役和赋税负担,封建国家也加强了对直接生产者的统治,增加了财政收入。各项新法或多或少的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最终被罢废。

  四?明代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是中国古代体制已经走上僵化,在原有体制内进行的改革,面临着多方面的挤压,因为帝国体制本身不再具有更大的弹性,无法为全面的改革提供制度空间。历史需要全面的制度创新,但统治阶级内部的改革无法完成涉及其根本利益的体制转换。1?改革的内容1?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2?整饬边防,改善民族关系3?量入为出,节缩开支4?丈量土地,打击豪强5?改革赋役制度,实行一条鞭法2?修补体制的图强之道,注重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结包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以作弊,实行这种方法,解除了无地农民的劳役负担,提高了有田农民的耕作积极性,稳定了农业生产,同时,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给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丁银,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1?知识回顾:基本概念北魏孝文帝改革,刘宴,杨炎,王安石,张居正,一条鞭法2?基本理论: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唐代中期的财政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明代张居正改革。

篇七:治国理念对照材料

  到了春秋晚期孔子际会当时学术下移私学勃新的历史风云继承借鉴悠久丰富的土古文化资源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现实创建了以道德仁义为宗旨以礼乐正名为特色的思想体系从而是儒由过去术士的泛称一变而为独立的思想学派这个学派就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的儒家

  中国古代治国理论

  中国古代治国理论研究的意义1(以史为鉴,把握历史演变规律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避免教条,因时而变,这是我们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的基本知识。2.理一分殊,古代治国理论对当时公共管理及企业管理的借鉴价值。(1)中国古代社会的人才选拔机制多可参考(2)中国古代的吏治问题足资借鉴(3)精良的制度设计,不断求变求新,是实现有效治理的历史经验(4)挖掘古代治国理论,弘扬中华文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政治的两条线:1.中国古代土地赋税制度2.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四(中国古代治国实践的是研究中国古代治国实践的内容丰富而复杂,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治国特别看治国方针的制定,这是在最高管理层中进行的决策。当然,从教训的角度,商纣王。隋炀帝。明思宗等暴掠之君,亡国之主,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深刻的反面教材1“郅治”是历代帝王的最高政治目标“郅治”及保证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是一个基本的政治目标。为达这一目标,必须处理好四个环节:(1)权力控制(2)实践运作(3)制度设计(4)社会改革2.盛世兴旺的历史启迪。五(中国古代治国制度评说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从一定的政治理念出发。随着时代的变化,围绕如何提高统治效率,创造性的设立和发展了许多重要的制度,诸如减少决策失误的谏诤制度和诏令文书制度,保证官员清正廉洁的监察制度,提高行政效率的律令制

  度,体现官僚集团更新机制和激励制度的科举,铨选和考课制度等,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的的政治制度具有统治和管理公众事务的双重功能。一些国计民生关系较密切,发展得较有特色的中央政体制度如管理,监察,行政,户籍,财政,人事制度及地方制度应是我们审视历史上治国制度的重点。历代统治者为适应统治的需要,都要建立一整套有职责,有分工而又彼此联系和制约的管理制度,如隋唐的三审六部制,明清时的内阁六部制等。

  六(一分为二看历史有学者曾谓: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自身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以求得人类自身解放的奋斗史。自古以来,在祖先留下的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既包含历代先哲们对社会人生的睿智思考,也包含了许多政治家的精良设计,更多的还有一代又一代圣帝明王,治世能臣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治国实践。其中,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1.以民为本以君为本2.等级身份与个人权利3.重政治与重经济4.整傷吏治与优化管理第一节?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脉络一?所谓治国,在中国古代主要指国家机构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对社会进行的组织?协调?管制等活动。二?所谓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是指有关治国原则?治国方法?治国手段的理性认识和具体主张,即古代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的基本理论与思考方式。三?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历程:

  (1)中国古代治国思想起源于夏商西周是的,当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家的出现而初

  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治国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催动着古代治国思想迅速发展并臻于成熟。(3)秦汉时代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几圈的大一统帝国形成时期,与这一社会政治体制相同步,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基本上确立了整个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规模与框架;(4)自魏晋南北朝,经隋唐五代?宋辽金元?迄至明清(前期),是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持续丰富?不懂充实的阶段。四?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其主要标志,是涌现了老子?孔子?孙子?管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一大批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对人类所关切的基本问题各自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儒?道?墨?法?兵?阴阳?纵横?杂?农等思想派。一?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兼容趋同的倾向,各家各派有关治国思想的理性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融会贯通。例如,儒?法?道三家治国思想之间的差异,恰好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优势互补。这具体表现为;一是崇尚道德与追求事功的统一;二是实施德治与推行法治的统一;三是讲求中庸守恒与推崇权变诈变的统一。二?中国古代治国思想还反映为不同学派治国理念?指导原则与具体方法的优势互补,从而有力地克服了但与学派在治国问题上理论思维的误区和缺陷,是统治者在治国实践中得到更大的理论选择空间,确保治国管理能够沿着比较正确的轨道顺利开展。

  思考题1?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主要特征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体现第一节儒家学说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精神一?儒学的由来;最早的儒是指殷商遗民中那些有专门知识技能的特殊阶层,他们穿戴殷商的古衣冠,习行殷商的古礼,在政治上服从依附于新的周朝统治,在文化上则先进于礼乐,成为古代文化的主要传授者。到了春秋晚期,孔子际会当时学术下移?私学勃新的历史风云,继承借鉴悠久丰富的土古文化资源,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现实创建了以道德仁义为宗旨?以礼乐正名为特色的思想体系,从而是儒由过去术士的泛称,一变而为独立的思想学派,这个学派就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的儒家。二?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历史上的儒家有一个长期延续与演变的历程。自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确立其基本文化内涵与思想倾向后,儒家便一直自我丰富?自我完善之中。在战国时期,由于师承关系的不同及其受其他学派的影响深浅的差异等因素,其内部曾有合乎逻辑的分化。以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儒家学说遂取得正统地位,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此后,为适应不同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又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具有相当突出的兼容性与适时性。三?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儒家祖师爷孔子,之后有孟子?孙子思?荀子?董仲舒?杨雄?王弼?郭象?韩愈?贾谊?张载?二程?朱熹?王阳明等。四?儒家学说之共性特点。贯穿融通于先秦至清末的儒家学说之共性特点有四个方面:第一?义仁义德化为本的政治伦理学说,反映在具体政治实践上就是提倡德治?仁政?王道。第二??以爱有等差?尊卑有序?贵贱有别为诉求一强调纲常名分微主

  要特点的礼制原则。第三?以用中适时为基础的中庸?经权?常变思想。第四?由据乱而升平至太平,有小康而大同微根本宗旨的历史哲学和社会思想。

  五?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内涵与逻辑起点,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协调,德主刑辅等。六?儒家治国思想理念在具体运第作时所遵循的主要方法:守经用权?律己宽人?道德感召等。

  第二节?儒家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一?人性论:儒家治国思想的哲学依据。正因为认定人性本善或经改造可以变善,儒家才主张治国中坚持以道德教化民众,推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针;正因为肯定圣贤之性高于百姓之性,其具备有自然向善的本能,儒家才强调在治国上统治者应该率先做到以身作则,正己然后正人。正因为看到人之性善有一个必要的转化过程,需要有一个外力推动或控制的环节,儒家才提倡在治国主要突出仁义引导语礼乐规范的作用,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应该运用刑法作为辅助手段;正因为承认人皆可为尧舜可能性的存在,儒家才认为在治国中应该体现民胞物与的精神,以和谐协调的方式化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对立,从而达到实施柔性有序治理的目的。所有这一切,都显示出儒家人性思想对于其治国学说建立于实行的意义之所在。二?民本论: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价值。民本论是关于民关系的政治理论,其核心论点是:国家为君主之本,庶为国家之本,所以安定民生为政治之本。儒家民本观对于其治国思想的构建有重要的指导规范意义。这就是按照以民为本的原则,儒家普遍强调在政治管理上要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治国目标的设定与治国方法的应用,都必须考虑到民众的利益,采取富有人性相对温和的统治方式,力求避免激化矛盾?酿成冲突?满足统治者根本利益与照顾民众基本生存权之间寻找到适当的平衡点。第三节儒家治国思想的逻辑体系与基本内容

  一?德治:儒家治国的指导原则,以德治国,它的根本含义是要突出道德在治国上的主导作用,讲求以道德礼仪引导而不是以行政约束?刑罚惩治来安民定邦。

  二?仁政:儒家治国的基本方案。仁政的本质是要求统治者从事治国活动之时,一定要考虑到民众的愿望,满足民众的基本欲求,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利益尽可能协调一致。儒家认为:统治者的仁心宅厚,只有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与相关的政策才能得以体现,否则有其心,无其政,是谓徒善。

  仁政是治国的大本,统治者是否能实行仁政,直接关系着国运的兴衰,职权的存亡,其中的内容是统治者节制剥削,设法安定民众的生活,稳定社会秩序,“贤君必恭礼天下,取于民有制,主要包括:第一,给民众以恒产,使民众的衣食住行有最起码的保障;第二,薄赋役,省刑罚,是民众在比较宽松的氛围中致力于本业,勤奋工作;第三,先富后教,导民以仁,摩民以义,使民众由一般生物人上升进化为知礼义廉耻,明纲常伦理的社会人。

  六?任贤:儒家治国的用人理论,儒家都强调举贤任人的重要性,其主张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儒家区分了人才的性质,孟子提倡尊贤使能就典型第体现了这种任人授人的观念;其次,儒家强调人才的使用也要遵循等级纲常的秩序,使其各守其分,不逾其职,这就是孔子所强调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三,儒家主张臣下应该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反对一味顺从君主,第四,儒家认为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也就是说管理者只有历经磨练方承担治国之任。

  第一节?道家概述一?道家,是我国先秦时期形成并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思想流派,与儒家并称当时的显学,它的创始者是老子,代表著作是五千言的‘老子’即道德经一书。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杨朱等道家哲人。二(老子的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以道为主宰和天下万物所生本源及其运动规律的本体论;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对立,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

  法:“无为而无不为”,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的策略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理想。

  三(庄子学派,一庄子,杨朱为代表的部分道家,主张对什么也不必认真,做到“坐忘”“坠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提出所谓的“不拔毛”论调,“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不道是非,与世浮沉。他们自然不会去注意构建系统的治国原则与管理方法,一切放任自由,无可无不可便是他们所向往的最好的社会生存境界。

  四(黄老学派。这一学派勃兴于战国晚期,盛行于西汉前期。他们立足于老子思想的主体性,尊奉相传的黄帝学说,同时兼容并收取诸子百家之长体现出“一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纪纲,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验格”的思想特色。这不但与庄子学派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也与老子的不少观点不尽一致,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由消极避世转变为积极入世。

  第二节道家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一,道法自然:道家治国的哲学原理。“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其哲学上的最高范畴。道家认为,“道”先于物质而存在而又凌驾于物质之上。它既是产生孕育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又是制约规定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它是永恒的,无限的,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道生一,一生万物”。“道”的这种自然属性,按道家的理解,便是自然。在道家看来,“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事物都应该顺应他自身的情况而存在,而发展,治国也不能例外。具体的说,治国也应该采取顺应万物自然本性的方式,即追求最纯真的自然,“朴”的状态,反“朴”归真,而切不可勉力人为,以致“朴散真离”,陷入不可自拔的动乱竞争局面。

  二?无为而治:道家治国的思想境界。道家普遍持历史退化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不断退步的过程。老子指出,社会“文明”每发展一步,社会状况就每糟糕一层,而治国之术也就倒退一大截。道家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乃是由于人们汲汲有为,违背了“道法自然”这一根本规律,尤其是那些统治者为了满足私欲,选择了完全错误的治国之术,汲汲有为,结果导致天下大乱。

  该怎样改变“有为”混乱的局面呢,道家的基本观点,就是必须重新选择正确的治国之道。它的核心内容,乃是“无为”的方式,使历史发生逆转,道家逻辑的推导出“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纲领:“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故君子不得已以大治的重要保证,”“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无责任而无容私焉,而天下矣”。一旦返璞归真达到这样的程度,“无为而治”也就算真正实现了,人类社会便可以回归到“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治国终极宗旨,也是其一切管理设想与措施制定的逻辑起点,换言之,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为其理想追求。第三节道家治国思想的几大要素一?海涵宽容,虚静处下。“道法自然”,这在治国上,就要求统治者做到海涵一切,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谦卑居下,永不自满。在上者虚静无为,在下者循礼而为,咯不逾矩彼此相安。由此可见,统治者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任人之能,是道家主张建立的统治秩序的重要前提。二?顺逐民情因循为用,在治国上,道家主张顺逐民情,也就是说顺从人的自然本性反对用道德仁义等外在力量去强行改变什么,规范什么,在道家眼里,治国如同种庄稼,要顺逐其性而耕耘,否则带来的只是报复,意味着治国上的彻底失败。可见,顺民之情,因循而用,是道家所极为推崇的治国之重要秘诀。三?去奢节俭,省刑慎罚。道家认为治国的重点是统治者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而统治者的

  修身又必须以按“道法自然”的原则以恢复人自然本性为要务。这落实到具体细节上,一是要节俭,及老子所说的“去甚,去奢,去泰”:而是要知足常乐,进而荣辱皆忘。三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法令刑法手段在治国上的巨大局限性,反对以暴力强制的方法进行管理。

  四?实腹虚心,愚民为术,道家认为社会是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双方组成的,回复人的自然本性,固然首先取决于统治者“道法自然”。指出只有双方共同致力于无为才能从跟不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起朴素自然的社会管制制度,因此,道家主张对广大民众采取愚民政策,既不能诱发民众的物质欲望,也不能使其拥有知识,更不能使其关心国家大政方针。老子有一段经典的言论概括了这种“愚民之术”的主要内涵及其所要达到的目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常使民无欲,是夫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

  五?贯柔守雌,以弱制强,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是老子以及整个道家学派对待事物,掌握主动的策略原则,也是道家治国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使道家的治国理念与方法带有浓厚的阴柔特色。其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主张“静坐得时”,治理制度的设置与治理措施的推行,都要求合乎时机,顺应自然,二是治理上要归小入大,循序渐进,和谐混成,而不是幻想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三是管治方式应该尽可能简约,明快,不讲求繁文缛节,不违背天然本性,事半功倍,效率至上。四是治国的手段要善于体现以静制动,以不变之万变的特点,达到“成功遂事,莫知其状”的境界。

  第四章法家治国思想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法家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掌握法家治国思想的要点;正确借鉴与汲取法家治国思想有益精华服务于现代治国管理活动。要求:了解法家思想的渊源及基本特色,弄清其主要代表人物;正确理解“当时而立法”

  的社会历史观“性恶论”与尚法用刑的必然性;把我法家治国思想中心;治国的指导原则?治国的终极目标等要点。

  第一节法家学说简介一?法家的思想渊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当时个诸侯国为了稳定统治,整顿秩序,富国强兵,纷纷颁布法律。尊君权,重法治,禁私学,已成为当时社会现实之大所趋,而法家之学不过是吧这种社会要求加以理论化?体系化。二?法家的主要人物。法家的实际开山人物,当首推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其《法经》的颁布,实施及其理论阐发,标志着法经作为学派的诞生,被称为“前期法家”的,除李悝外,主要还有商鞅,吴起,申不害,慎到等人。战国晚期,韩非子综合前期法家各流派之长,融会贯通,成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三?“务治”即完全围绕“治国驭民”而展开,严刑峻法管治天下绝仁去义唯力是视,强化君主为本位的中央专制集权体制,成为法家治国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四?法家学说的基本特色,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其共同特点是:主张强化君主专制,以严刑峻法治民,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建立和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统一的集权国家,以农致富,以战求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等等。缺点是轻视和否定教化,独任刑法,刻薄寡思,残暴血腥。所以能够收效于一时,但却很难行之于久远。第二节法家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一?当时而立的社会历史发展。法家的观点是时代在变,政治应随时代而变,历史上的种种伟大创举只是在特定时代方具有其意义,如果把它原封不动拿到后世,绝不是对历史的尊重,而只是一种“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式的愚蠢可笑的行为。法家“不法古,不修今”的变革观念,是历史上有助于社会改革实践人们的理论纲领。

  二“性恶论”与尚法用刑的必然性。“性恶论”的观点源于儒家家的荀子,而在法家的眼里,人性之丑恶根深蒂固,绝对不可能通过教化等手段加以改造,而只能用严厉的法治予以约束与控制,是具有作恶倾向的人类不敢逾越规矩,为非作歹,而只能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第接受君主的统治。

  三?“法”为“天下治程式”的法治中心论,依法治国,这是法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也是法家治国思想的中心命题,以立法为本位,以严刑为特色的“法治”原则,是法家学说的主旨,它贯穿于法家整个学说体系的方方面面,是法家理论区别于其它思想学派的最显著标志。

  第三节法家治国思想的要点一?“因人情利害”而治:治国的原则。法家的基本观点是立法必因人情,和人心,并把这作为实施之类的重要指导原则,“发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二行“赏罚”两柄:治国的基本途径,法家普遍认为“赏罚”是治国安邦的主要手段,一再强调“赏罚”在管束民众方面的极端重要性。法家认为,要使重刑厚赏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制定具体的标准,辅之以必要的方法。三“尊主卑臣”:治国的价值取向。法家是君主专制的积极讴歌者,他们都主张强化君主专制和独裁,法家对于治国所追求的理想格局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救”。君主只要“抱法守势”,再辅助以必要的“术”,那么就可以轻松愉快地管治天下,长久维系其专制独裁统治。四思想专制:治国的文化选择。法家是典型的文化虚无主义者,是一批讲实用,求功利的技术官僚。他们轻视前人的文化创造,仇视礼乐文明,必欲灭绝而后快之。这种观念意识,体现在法家的治国思想中,便是主张禁锢思想与言论自由,提倡“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提倡用强权“统一思想”“禁锢言论”。五富国强兵:治国的终极目标,法家认为,治理国家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经济发展,军力增

  强,即所谓富国强兵,具体地说,富国强兵是同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前提,共同促进。要强兵,首先必须富国,“富国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在富国的基础上,法家提倡强兵,认为这是保证国家安全的根本条件,也是国家强大,君主专制统治巩固的显著标志。韩非子首先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1?与时俱进?制备完整的法律体系韩非子主张“法与时移”,立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韩非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时代却在同样不断变化。因此作为现代法制运行首要环节的立法,也需要及时制定,修改和废除,以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有法,要立法,是法律在全国具有最高权威,将立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升为法治民主建设的主要任务。2?布之于公众,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特别是整个民族的法律意识的状况,对法治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韩非子强调“法”作为治理国家的依据一旦制定,就要以成文形式出现,“布之于众”,争取做到“家喻户晓”;主张“以法为教”,官吏和人民都要学习法律,这种知法守法的思想,有助于国家秩序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具体我们仍应该将普法,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放在重要的位置,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使人人都能自觉守法,不做违法的事情。3?法不阿贵,全力维护司法公正韩非子提倡,执法过程要公正平等,赏罚及时这对我们的现在法制建设有值得的借鉴的一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为何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施,而严格高效的执行法律取决于司法机关的活动,只有司法和执法机关严格守法,依法办事,才能维护法治的尊严和

  权威,保障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只有取消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各种特权,才能能充分实现真正民主政治。

  思考题:1?“当时而立法”的社会历史观2?分析“性恶论”与尚法用刑的必然性,“法”为“天下之程式”的法治中心论。3?“因人情利害”而治的指导原则及行“赏罚”两柄的治国基本途径。4?富国强兵的治国终极目标。第五章兵家治国思想第一节兵家发展脉络及其特征第二节兵家经国思想治军思想的要义及其特色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兵家”学习要求:“民本”“杂于利害”“常法”“变法”“上下同欲”“九变”等基本观念,了解“兵家”含义及其中国古代兵家思想渊源;弄清兵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兵家人物?主要兵家流派,掌握兵家经国治军思想的人文精神,辩证思维。把握兵家提出的一系列有关军队治理的主要思路及其具体方法,及上下同欲,政胜为先;申饬军纪,严明法纪,教戒为先,严格训练,将为国辅,知人善任。1?兵家“兵家”,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探讨战争基本问题,阐述战争指导原则与一般方法,总结国防与军队建设普遍规律及其主要手段的思想流派。它渊源于夏商周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充实提高于秦汉时期,直至晚清让位于近代军事学。2?中国古代兵家思想;主要包括历史上丰富的军事实践活动所反映的战争观念,治军原则,战略原理,作战指导等内容,其主要文字载体是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数量浩繁,内容丰富,种类众多,哲理深刻的兵书。

  其基本内容是;在战争观上主张文事武备并重,提倡慎战善战,强调义兵必胜,有备无患,坚持以战止战,即以正义战争制止和消灭非正义战争,追求和平,反对穷兵黩武;在治军思想上,兵家提倡“令文齐武”,礼法互补;在后勤保障上,提倡积财聚力,足食强兵,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在兵役思想上,坚持兵民结合,古代兵家思想具有丰富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成分。

  3?兵家主要人物;他们包括实践型,理论型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型三大类型。主要有孙武,孙膑,曹操,诸葛亮,李靖,戚继光,孙承宗,韩信,卫青,霍去病,郭子仪,岳飞等人。4孙子兵法的特点;1太极的思想“行兵之极,至于无形”2慎战的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3全争的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4先胜的思想,“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孙子兵法的影响:1军事教学与实践,它讨论了一些军事学的重要问题,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基本的军事思想,被奉为兵家的经典,是中国古代军人必须研读的一本军事著作。2孙子兵法的思想影响超越军事应用,实际是博弈策略的经典之作,如在棋艺对垒或运动竞技方面,孙子兵法不仅在世界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对政治经济商业人事管理和市场策略等方面与博弈有关领域有指导意义。第二节兵家经国治军思想的理论基础

  1民本;兵家经国治军思想的人文精神民本主义政治家哲学观是古代兵家的理论基石之一也是兵家学说具有历史进步性的显著体现,兵家受儒家民本观的影响是至为明显的事实,这突出表现为两方面;第一,他们依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阐明了民心向背关系战争胜负的普遍规律;第二,普遍强调要发挥“民力”在经国治军中的作用。兵家“民本主义观念对于构建治军管理设想具有理论指导的意义,也即兵家的经国自己思想之形成,实建立在民本人文思潮的基础上的,其实施理论的出发点是:一是要“爱民”“利民”;二是要努力兼顾民众的利益,使民众乐于参与君主的事业,保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在经国治军问题上有比较一致的目标;三是要爱民如子,恩抚士卒,善待敌俘,赏罚分明,这是兵家民本文化精神在军队治理方面的集中体现。2?杂于利害;兵家经国治军思想的辩证思维它是古代兵家文化的灵魂与精华。1古代兵家辩证能动的思维方法,首先表现为它能够以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全面认识和宏观把握军事问题。其次表现为它对事物转换上节与度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其三表现为它以事物发展的普遍属性的立场,观点,来看待军事斗争的变化发展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的主观指导。2?兵家的朴素辩证法对于其构筑之历史性,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第一,就普遍联系的观点而言,兵家总是把管治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来看待,力求全面

  关照管理上的各种基本要素。第二,就把握事物变化上节与度关系的临界点而言,兵家一般都主张杂于利害的思维方式,来认识治理体制与治理手段的利弊得失。第三,就遵循事物发展的属性看待军事的的规律并施之以正确的主观指导而言,古代兵家普遍主张质量思路与制度要随时而变,治理手段与方法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形势变化,满足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下治军理兵的特殊需要,而不能拘泥于陈规教条,以至于束手束脚,妨碍治理功能的正常发挥。第三节兵家经国治军思想的要义及其特色1?上下同欲政胜为先孙子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兵家,在治军上进步系统提出了这一思路,上下同欲就是指将帅与士卒利益一致,意愿相同。它们是理兵砺气,增强部队战斗力的关键。其具体方法和手段包括;第一,强调上下一心,努力保持全体成员在政治思想上的一致,要做到与众同好,与众同恶。第二,要求军队内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一致,将帅与士卒上下一样,不搞特殊化,为将者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第三,强调在战场上尤其要做到上下之间安危与共,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局面,为将者越是要先于士卒,为部下做出表率。第四,运用教育的手段,激发,振奋部队的军心士气,使之同仇敌忾乐于公战,勇于牺牲,一往无前。第五,在精神激励的同时,利用物质利益这一杠杆,诱之以利,调动将

  士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氛围,凝固部队的斗志。第六,一起按治理的原则办,只求发挥治理的应有作用,努力提高治理上的最大效益。第七,提倡上下同欲要从平时做起,坚持不懈。2申饬军纪,严明赏罚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强调整饬纪律对于治理军队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建立严格组织与统御军队,安国治邦的根本前提,这就是所谓的治必先定。第二,吧统一号令,整齐行动为军队法制建设的重点,军队行政管理的中心。第三,以利行赏的基本要领与具体方法,以更好滴发挥赏罚的,是军队治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教戒为先,严格训练中国兵家提倡把教育训练军队官兵作为军队平时治理中的重要事务,将“士卒孰练”,也即军事训练效果列为基本的致胜因素,提到关系国家与军队存亡安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为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训练要领与方法:第一,练心,练胆,练艺多管齐下;第二,循序渐进,教得其道。4?将为国辅,知人善任古代兵家高度重视将帅的地位与作用,将帅作为国君的主要助手,辅弼周密有力,国家就定强盛兴旺;反之,辅助者有缺陷,国家就难以摆脱衰微贫弱的命运。为此,他们对选将任将提出了严格的条件普遍认为作为一名良将,必须具备突出的优良素

  质。这方面,孙子兵法主张为将应该具备五德;智,信,仁,勇,严。在任将的方式上,古代兵家都提倡“因事设官,量能授职”“按名督实,选才考能,实当其名,名当其职”。人事管理上的诀窍就是取其所长,避其所短。第六章创业郅治的治国方略第一节汉初君臣的治国方略学习要求;通过对西汉开国到汉武帝出现全盛局面,唐代贞观之治,明朝朱元璋的开国创建,清朝康永乾盛世四个重大的历史案例的学习,掌握中国古代的治国方略;把握汉初君臣的治国方略;康雍乾三帝的治国方略。从而从治国方略的角度,借鉴一些在治国层面上成功决策的历史经验。西汉前期从刘邦开国到汉武帝时出现全盛局面,不同阶段都有着符合实际的治国方针,而且都很好滴挈合了其建国的特殊背景和形势变化的历史任务。这一时期的治国方略,对中国帝制初创和巩固,发挥了重要影响,也是许多政治传统的源头。1?黄老无为与萧规曹随所谓黄老政治,黄是指黄帝之学,老是指老子之学,它们是形成于战国时期的两个学派,学者按期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作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指导思想。黄老之学,以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摒弃其小国寡民的政治见解,吸取儒家的大一统主张,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汉高祖刘邦登基之后,采用叔孙通的建议,设三公九卿,任用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所谓萧规曹随,萧之萧何,曹之曹操,他俩是西汉初年的“布衣将相”的杰出代表。刘邦建立汉朝以后,萧何担任相国,参考前朝文献,制定典章及制度。他死前,推荐曹参续任,曹参上任后,不作改动,曹参就任汉相国期间,整天痛饮美

  酒,大块吃肉,清静无为马甲线执行萧何留下的政策,不予改变。汉惠帝觉得非常怪异,问他为何如此,曹参说“皇上跟先帝谁比较圣明,”皇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比。”曹参又问说“我跟萧何谁比较贤能,”皇帝说“君似不及也。”曹参接着说“陛下言之是也。且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参等守职,”史称“萧规曹随”

  2?独尊儒术与文化统一董仲舒提倡“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的根本,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儒学就确立了在中国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主流地位,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实现了文化的统一。在汉朝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来提出了包括“限民明田”“三纲五常”等政策。第二节贞观君臣的治国方略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出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系列以农为本,减轻徭役,休养生息,厉行节俭,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现象。唐朝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贞观时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治国传统中的一个里程碑。贞观治国方略的特点,是在天下大乱之后迅速迎来天下大治。1贞观之治的历史内涵一是唐太宗即位之初,战乱之后百姓对新生王朝充满信心;二是老百姓的信心和斗志,来自贞观初年政治上的得民心,即实行教化,轻徭薄赋的政策;三是唐太

  宗在政治上有全局观念,常常因为某一件具体事情,而想着把另一类具体事情办好;四是所谓贞观之治不仅应包括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还应当包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为君之道与安人之道为君之道必须心存百姓,只有安定了百姓才能安定天下。但是,如何真正做到不损百姓呢,这就是安人之道的问题。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贞观君臣得出了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即国家的征发必须以百姓的承受能力为限度,而生产的正常进行和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生活条件,是这个限度的底线。3?治国思想第一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老百姓。第二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第三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第四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4?治国措施第一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第二,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第三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们负担。第四注意任用咸菜和虚心纳谏。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5?治世景象第一社会秩序空前安定;第二空前开放的国界;第三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第四分权制度的初步尝试;第五高度发达的商业第三节明初君臣的治国方略

  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历程中,朱元璋是一个发挥了重要影响的帝王。在以朱元璋为首的明初君臣治国方略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创制立法,深邃而丰富的农本思想以及在法律上实行重典治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应形势是制度创新明朝建国之初面临严重而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民族矛盾尖锐和北元残余势力一直威胁着新建立的明王朝。因此,为了巩固势力,进行了适应形式的制度和创新,如编制大明律,普遍的通过学习培养和科举考试选拔2富国安民的治本之策加强对民间基层的控制管理,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镇压反对势力梳理皇帝的权威等。3吏治整肃与重典治国一是对开国功臣的打压,二是对贪官污吏的惩治第四节康雍乾三帝的治国方略从康熙二十三年解除海禁到公元1799年乾隆去世,清朝的统治处于鼎盛时期,历史上称康乾盛世。这一时期的治国方略中,核心内容和成功的突出标志是比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体制有效运作的技术层面的技术设计问题,并克服了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华裔之别,显示出宏大的包容性,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康永乾三帝的治国方略中,除了与其他创业郅治的帝王一样,强调以民为本,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强调君臣一体,注重君主的自我约束;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国家统一和君主专权两方面都发挥到了极致;一是促进民族融合,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强化专制主义,完善中央集权。第七章振衰起废的变法措施一?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北魏孝文帝方法,是落后民族获得跨越式发展的范例。魏晋南北朝时代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其中,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推行的汉化改革成为民族大融合的高潮。长远看来,改革委中国体育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汉化改革的原因北魏用武力统一了北方,虽然结束了长年乱战取得相对安定的生活。然而,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已日趋缓和,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连年爆发,尖锐阶级矛盾及民族矛盾,使北魏的统治出现空前的危机。为了减缓矛盾,以冯太后和孝文帝为首的北魏统治者,推行了以汉化为主的一系列改革政策。2?全面汉化的改革措施一是革除鲜卑旧俗,在礼仪风俗,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完全汉化,二是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和均田制,以控制大量可供赋役剥削的小农,并改变过去亲征-掠夺-赏赐的机制,实行俸禄之以笼络百官。三是改革官氏制度,重订士族门阀。二?唐代中期的财政改革安史之乱之后,中央直接控制的区域缩小,而由于对付藩镇和抵御吐蕃,军费开支日益庞大,造成财政支出入不敷出。如何增加付税收入,解决财政困难,就严峻的摆到了唐朝统治者的面前。其改革从改进措施?改革付税征收办法等方面着手展开。1?唐代中叶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第一?分配不公引起的阶级矛盾及民族矛盾第二?军事制度的变化对国家财政的影响

  第三?社会经济变化出现的诸多问题第四?入不敷出的国家财政危机三?北宋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中后期的王安石变法,是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变法运动之一。王安石作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收到后人的极大关注。1?利益冲突与变法原由王安石的时代,北宋王朝面临的统治危机时深层次的。现代的赋税制度在实行过程中给予了官绅地主太多的特权,赋役负担极不适应。2?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王安石注重调整利益的分配,注重中间环节的管理,对于国家财政来说,能够升天下之财天下之力,不仅是老百姓的勤苦耕作,还应包括各个环节的生产要素。国家所取的天下之财,也不应该仅仅是从老百姓的口袋搜刮而来,而要通过调整利益分配,加强中间环节的管理,最终增加财政收入。而只有通过调整利益分配,才能最终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3?变法的内容理财:农田利法?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整军:保甲法?保马法?置将法。4?变法的结果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罢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是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是中上级官员?皇室减少了一些特权,乡村上户地主和下户自耕农减轻了部分差役和赋税负担,封建国家也加强了对直接生产者的统治,增加了财政收入。各项新法或多或少的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最终被罢废。

  四?明代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是中国古代体制已经走上僵化,在原有体制内进行的改革,面临着多方面的挤压,因为帝国体制本身不再具有更大的弹性,无法为全面的改革提供制度空间。历史需要全面的制度创新,但统治阶级内部的改革无法完成涉及其根本利益的体制转换。1?改革的内容1?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2?整饬边防,改善民族关系3?量入为出,节缩开支4?丈量土地,打击豪强5?改革赋役制度,实行一条鞭法2?修补体制的图强之道,注重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结包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以作弊,实行这种方法,解除了无地农民的劳役负担,提高了有田农民的耕作积极性,稳定了农业生产,同时,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给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丁银,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1?知识回顾:基本概念北魏孝文帝改革,刘宴,杨炎,王安石,张居正,一条鞭法2?基本理论: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唐代中期的财政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明代张居正改革。

篇八:治国理念对照材料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宣讲稿之一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授课人:检察长赵淑珍

  同志们: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准备分五课讲完。今天我讲第一课: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就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特别是执法者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1~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的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在1999年3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被写入了宪法修正案。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确立,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

  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传统的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我们党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经历过一些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化大革命”中法制被严重破坏、“无法无天”的惨痛教训,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做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2~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同志强调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把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到了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法治认识的不断深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最终战胜和彻底抛弃了封建“人治”思想的羁绊,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治国道路,从而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

  2、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国家长治久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提和基础,是十三亿中国人民最大利益之所在。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如果社会动荡不安,已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3~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经取得的成果也要丧失。怎样才能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呢?要搞法治,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小平同志就讲“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为什么搞法治才能保持国家稳定、社会稳定?因为法律制定后必须公布,这样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就会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有了矛盾纠纷、或者权益受到侵害,人们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去化解,去讨回正义和公道,而不是没完没了地相互争执,或者不断找组织、找政府、找领导,永无止息。而且法律一旦制定颁布后,就有一段相对稳定的有效期,法律所规范和确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自然也就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发展,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长期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4~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只有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法制的轨道上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康发展。实行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当家作主。

  二、准确把握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刻内涵

  依法治国理念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5~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推荐访问:治国理念对照材料 治国 对照 理念